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三國之東方再起> 第三十章 人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章 人才

在姚傑的大力支援下,右北平的預備役制度迅速建立,幸虧右北平這種地方基本沒人關注,要是放在其他地方,估計早就有御史風聞上奏了,以姚傑現在的行為,完全可以被認定為意圖謀反,但是在這個時代,大漢對這種偏遠地區的掌控力是十分薄弱的,歷史上南方各郡基本都算自成一國了,像益州的劉焉,荊州的劉表,都是這個時代最大的軍閥,特別是益州,朝廷已經管不到那裡了,相當於失去了聯絡,右北平往南的道路也幾乎沒有,再加上十分偏遠,所以才會在歷史上被烏桓人蠶食,這也說明了大漢朝廷對右北平及其東面的四郡的掌控力有多麼的弱。

軍隊的領兵將領暫時不用擔心,關羽和張飛雖然有性格缺陷,但是將來也足以擔任一軍統帥,像關羽也有著水淹七軍的戰績,張飛也有過收服嚴顏,導致劉備軍進蜀難度大為了低的戰績,再加上張飛粗中有細,也算有謀略,只要軍中有人可以鎮住他,不讓他輕敵大意,就沒多大問題,關羽也是差不多情況。

現在姚傑急缺的是文官,就這鳥不拉屎的地方,就算想找人才也找不到,最後姚傑發現這件事只能讓張讓幫忙了。

雖然閹黨的名聲不好,但是勢力卻不小,只要張讓能綁來幾個大才,姚傑就有信心收服他們。

姚傑擬了一份名單給張讓,當然,這些人大都是白身,要是像旬氏八龍各個都是大才,但是要動蠻力招募,估計是張讓也不敢這麼做,但是其他的像郭嘉、戲志才、魯肅這種,張讓有的是手段讓他們來右北平。

寫完給張讓的信,姚傑就開始思考新的問題了,這些大才想要到來還要好幾個月,這段時間完全可以想辦法自己培養人才,像軍隊中可以設立簡易的培訓班,將來還可以擴建為軍校,右北平的孩童不超過一萬,可以嘗試普及義務教育,這樣將來絕對不會缺中低階人才。

姚傑心中已經打定主意將來要給全天下來場大換血,原來的舊式官員大都不能用了,將來接替他們的主力就是這些新成長起來的年輕人,他們有理想有幹勁,更加符合姚傑用人的標準。

孩童的課本姚傑準備用三字經,至於三字經還沒有出的問題,姚傑打算自己寫,反正朱棣身為一方皇帝,這種書基本都學習背誦過。

最重要的是課本數量,思慮再三,姚傑還是打算用雕版印刷,活字印刷術雖然好,但是材料問題困擾了古人幾百年,所以導致活字印刷還不如雕版印刷,一直到近代才被解決這個問題,姚傑自認為自己沒有解決這個問題的能力。

紙張問題更重要,姚傑雖然知道竹紙的製作方法,而且竹紙也比蔡侯紙要好,但是竹紙,顧名思義,肯定要竹子,北方基本沒有竹子,其他種類的紙,姚傑就不知道了,畢竟穿越者也不是萬能的,他穿越之前也不是學這個的,竹紙也是他以前看小說了解到的,好奇之下姚傑才去度娘詳細瞭解了一下。

看來教育只能將來想辦法了,剩下的就是招收現成的讀書人了,這點還是要考張讓,姚傑感覺張讓成為了自己的手下,對自己有求必應,當然,這只是他的錯覺。

張讓現在之所以大力幫姚傑主要原因還是姚傑實力不足,為了自己的安全,外面這個盟友是十分重要的,反正姚傑也已經打上了十常侍的標籤,張讓必須要先讓姚傑的實力快速發展起來,但是一旦姚傑實力過強,張讓也很有可能會打壓他。

姚傑現在的實力已經是幽州的第三強了,排在他前面的也就是劉虞和公孫瓚兩個了,其中劉虞手下有五萬人左右,還能調動一些遊牧民族來作戰,公孫瓚是廣陽太守,廣陽郡有數十萬人口,所以公孫瓚在最短的時間內擴軍三萬,加上他原本統領的一萬多人(薊城之戰公孫瓚是統帥五千騎兵先行,並不是他只有五千人),總兵力有四萬左右。

姚傑現在有正規軍三萬,預備役五萬,預備役中有兩萬是右北平本地人,剩下的都是遷移過來的,姚傑帶過來的那些人雖然沒有入選正規軍,但大都是青壯,右北平地處苦寒之地,又常年遭受烏桓人劫掠,所以大部分老人都沒有活下去,所以才會有近半人是青壯,至於右北平原本的郡兵已經被姚傑解散了,解散的郡兵也大都進入了預備役,目前預備役暫時負責郡兵原來的職責,這些預備役雖然不是姚傑的正規軍,但戰鬥力也遠遠超過曾經的郡兵,那支郡兵更多是象徵意義,戰鬥力十分有限,要是烏桓人想要攻城,這支兩千餘人的郡兵也不會有太大的作用。

“啟稟將軍,軍侯李乾求見。”一名衛兵道。

李乾是姚傑麾下的一名軍侯,因其本身就是右北平人,熟悉這裡的各個地方,所以被姚傑派去尋找紫衫,已經過去了快半個月,看樣子是有好訊息了。

“召他進來。”姚傑忍住內心的狂喜對衛兵道。

不一會兒,李乾便進來了,“屬下見過將軍。”姚傑規定凡是軍中之人一律稱呼他為將軍,其他人稱呼他為太守。

“起來吧,紫衫木是不是找到了。”姚傑急切道。

“,幸不辱命,屬下經過半個月的尋找,終於在徐無山裡發現了紫衫,而且是一片紫衫林,數量有上千棵。”李乾道。

“好,傳令下去,想辦法種植更多的紫衫,另外此次隨你去尋找計程車兵每人領十金,你領五十金。”屬下代兄弟們謝過將軍,李乾說完便下去傳令了。

姚傑也沒有昏頭,上千棵紫衫暫時夠用,但是將來長弓要大規模裝備,所以大量種植紫衫勢在必行,而且紫衫的作用也遠不止這麼多,將來還有其他作用。

有了長弓,以後自己面對異族騎兵就有了射程上的優勢,到時候雖然自己消滅不了敵人,但是配合重步兵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還是沒問題的,而且這次秋天對烏桓的作戰至少是立於不敗之地,想到這,姚傑激動的握緊了拳頭。

或許有人認為中國人的身高不如歐洲人,所以推廣長弓不切實際,但是歐洲人身高超越我國,那也只是清朝中期以後的事,美國建國時成年男子平均身高是1.67米,瑞典士兵的平均身高也不過1.66米,而宋朝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也在1.66米。

所以,所謂的身高問題導致古代中國沒有使用長弓,根本站不住腳。

中國古代沒有長弓是因為中國的弩威力更大,對付騎兵已經足夠了,就像有了火槍就不再用弩了一樣,而且古代的複合弓和長弓也十分相似。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