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市場的開闢,已經影響到了南直隸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村莊都加入到了商品貿易體系之中。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很簡單,在現在的這個時代,大明不需要在潛力極大但並未被髮掘的內部需求上下功夫,而是可以全力投入於海外貿易,大明擁有的市場,西起英國,東到日本,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都進入了大明所主導的貿易體系之中,由於在足夠短的時間內成功壟斷了世界大部分地區的出口市場,大明自然而然地,開始了加速擴張自身出口產業,而這種加速擴張使得工業革命開始深入到大明這個經濟巨人的每一個毛細血管中。
大明的社會階級階層結構出現了根本變化,精細的分工與合作生產機制成為經濟執行的主流,而遍佈機器的工廠,也生產了遠比農業時代要多得多的產品。
被稱為“棉吃稻”的改稻為棉的現象,在江南普遍出現,為了追逐更大的經濟利益,地主士紳們開始半推半就地加入到了新時代的浪潮中,將自己所擁有的土地,部分或全部改為種植棉花,用以滿足天量的棉紡織品生產需求,曾經主導整個大明經濟的農業,開始逐漸喪失了它的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