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五十六章 閱艦 (1 / 4)

晨光初破,南京燕子磯軍港漸漸從夜的沉寂中甦醒,天邊泛起淡淡的金紅,朝霞灑在鄭和歸國的遠洋艦隊分艦隊的艦船上。

鄭和艦隊共有三個駐泊港口,受限於長江的通航條件,一千五百料及以上的寶船其實並不能進入長江,所以大型寶船都留在了福建布政使司的長樂馬頭江太平港,而中型艦船則多以南直隸蘇州府太倉縣劉家港為母港,只有部分中小艦船才駐泊在並不算寬敞的南京燕子磯軍港。

之所以要在南京擺一個分艦隊,其實並不是追求艦隊的存在意義,畢竟現在不打仗,只是一方面給大明皇家軍官學校的學生們瞭解水師學習水戰,另一方面則是以狀軍威,讓南京城裡的市民官佐們知道大明的遠洋艦隊是何等雄壯。

數百料的艦船船體修長,宛如巨龍般蜿蜒地停在港口,它們的桅杆高高聳立,像是巨龍伸長的脖頸,帆布在晨風中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又好似龍鱗在相互摩挲。

船上的水手們早已開始了日常的勞作,無論是在駐泊還是在海上,該做的事情一點都不能少,這些打著赤膊的水手穿梭在甲板上,有的順著繩索矯健地攀爬至桅杆頂端,檢查每一處細節;有的則蹲在船舷邊,用江水和刷子仔細清洗著甲板,確保它光潔如鏡。

實際上,刷甲板幾乎是所有遠洋艦隊的通用科目,並不是帶英的專屬,大明也很喜歡用這件事訓練水手和官兵。

很快,隨著長官們的命令,分艦隊開始忙碌起來,艦隊緩緩從燕子磯起航,今天有一場重要的水師操演,算是江上閱艦式,觀眾是聞訊而來的南直隸百姓們。

巨大的錨鏈被水手們透過絞盤協力拉起,發出沉悶的聲響,船帆在風中逐漸鼓起,彷彿巨龍的羽翼展開,準備騰飛。

此時西南方向的下關碼頭上,人群熙熙攘攘,彷彿整個南京城的人都聚集在這裡。

商賈們穿著放在洪武朝要砍頭的絲綢衣裳,手持算盤,低聲討論著可能的貿易機會;小販們則推著車或挑著擔,叫賣著各種小吃和紀念品;孩童們在人群中歡快地穿梭,他們或追逐嬉戲,或好奇地看著從燕子磯碼頭駛來的軍艦上那巨大的錨鏈和粗糙的纜繩。

分艦隊從南京燕子磯軍用碼頭浩蕩出發,一路向著南京下關碼頭挺進,準備為南直隸的百姓們獻上一場震撼人心的江上閱艦式。

隨著號角聲起,一艘艘戰船如同離弦之箭般劃破江面激起層層浪花,船帆獵獵作響,船上的水手們精神抖擻,他們已經從赤膊狀態變成了身著整齊的戰袍。

當分艦隊抵達南京下關碼頭時,早已等候在此的百姓們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他們紛紛湧向江邊,爭睹這難得一見的盛況。

只見江面上戰船雲集,旌旗蔽日,氣勢磅礴。

“可惜沒有兩千料的寶船。”

觀禮臺上,鄭和有些遺憾地對姜星火說道。

“不打緊。”

江風吹拂著姜星火的衣袖,他盯著遠處的江面,心思卻在別的地方。

在過去的一年裡,隨著清田的規模逐步擴大到浙江、江西、黃淮等布政使司,大規模的屠戮和懲戒,使得士紳的抵抗在逐步減弱簡單的來說,這些士紳都是賤骨頭,不敲不老實,敲了就跪下。

以前士紳們分毫利益都不願意退讓,天天叫囂,賭的就是輿論滔天,朝廷不敢動手,但真等屠刀落到自己的腦袋上時,反而馬上願意捨棄一切來保命。

當然,這種情況在最初很激烈,可眼見著抵抗無效,各布政使司尤其是朝中官員居多的江西布政使司,馬上就開始變聰明瞭起來,在規則允許範圍內透過轉贈和分家等方式,儘量儲存田土,而不是梗著脖子硬抗大刀。

隨著反對力量的暫時減弱,或者說蟄伏起來等待反抗的時機,表面上國內的各項新政舉措算是穩步推進,而雖然繁瑣的小事很多,已經沒有了太大的阻礙,但其實對於姜星火來說,還是有忙不完的事情。

不過姜星火的注意力,已經逐漸從國內的各項事務中轉移出來,投向了世界。

姜星火思考的主要是兩個方面的事情。

第一個方面的事情是隨著北征韃靼和挫敗帖木兒遠征,周圍的地緣政治環境條件已經初步穩定,而姜星火透過納鈔中鹽和發行國債、減少鑄造銅錢等手段,寶鈔的實際幣值開始上升,逐漸與銅錢相接近,雖然還有一段距離,但已經不像是以前那種遙遙無期了.所以跨海遠征日本獲得銀礦,就成了能夠實現的事情,而只有獲得了日本的超大銀礦,才能進行姜星火籌備已久的貨幣改革。

第二個方面的事情則與貨幣改革息息相關,那就是以大明為核心的世界貿易、貨幣體系的建立。

隨著視野的拓展和世界局勢尤其是大明和帖木兒汗國兩個超級大國的和解,東西方直達貿易航線的開闢成為了可能,如果大明的遠洋艦隊能夠繞過好望角順著非洲海岸線抵達歐洲並且在沿途建立補給站,那麼且不論接下來航行到美洲獲取土豆、玉米、紅薯這遲來的“穿越者三件套”會變得很輕鬆,單就世界貿易而言,也能溝通東西方的貿易,從而構建以大明為核心的世界貿易體系。

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製造業大國,目前的大明不僅在傳統的拳頭商品,例如茶葉、絲綢、瓷器、漆器等方面有著無可替代的市場地位,而且在新的貿易商品,譬如香水、白酒、玻璃、棉紡織品等方面,也同樣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在世界貿易中的絕對優勢,這就意味著目前世界各國對於大明的需求,遠大於大明對於世界各國的需求,大明就可以憑藉著這種優勢成為世界貿易體系的主導者。

而從世界貿易中源源不斷地攫取利潤形成良性迴圈,不僅意味著大明製造業產業規模的持續增長,還意味著大明能調撥出更多的軍費給海軍造艦和航線維護以及港口建設,這種軍事力量上的優勢也會正向反饋給貿易。

而有了優勢貿易地位以及強大的航線控制能力這兩項必備條件以後,大明就可以在貿易中強制要求各國加入大明主導的貨幣體系,用白銀寶鈔來進行結算,這樣再隨著金融體系的發展,大明就能不斷地透過以“武力保障+貿易優勢”為基礎的主導權,來用貨幣體系對世界各國實現無形的控制與危機轉嫁。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