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開局誅十族,朱棣求我當國師> 第五百五十四章 西域(帖木兒篇結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五十四章 西域(帖木兒篇結束) (2 / 4)

朱棣聞言,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你們說得都有道理,帖木兒病重不排除是假訊息,但這也是我們的機會,就算是假的,朕豈會讓敵人如願?”

說著,朱棣站起身來,走到地圖前,指著隴山的方向道:“傳令下去,命我軍各部向隴山方向集結,隨後前出涼州衛待命。同時,讓西寧侯派出斥候探明情況,若哈里勒果真斷絕哈里·蘇丹的補給,我們便趁機派騎兵出擊,一舉擊潰帖木兒的先鋒軍;若是隻是虛張聲勢,我們便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眾將聞言,齊聲應諾。

朱棣的這一決策,不僅是對明軍實力的自信體現,更是對戰局的深思熟慮。

從關中出發,到涼州衛雖然有上千裡之遙,但沿途驛道兵站齊全,大軍行軍十多日可到,而到了涼州衛,不管是加強河西走廊的防禦還是尋找戰機與帖木兒軍交戰都在明軍的掌握之中。

不管怎麼樣,這種進可攻退可守的決策都是不會錯的。

“三千營的位置要靠前部署。”

朱棣的目光又轉向地圖,他沉思片刻,然後指著肅州衛的位置說道:“若帖木兒前鋒軍補給斷絕,可以以騎兵叢集出擊,一舉擊潰帖木兒軍。”

他的手指在地圖上劃過一道弧線,那是明軍的進攻路線,也是敵人的死亡線,這條路線,是帖木兒先鋒軍撤回別失八里境內最有可能的通道。

最後,朱棣又做出了一系列的細緻部署,包括各部的調動、糧草的儲備、斥候的行動等等,他的每一個部署都如同一顆顆棋子,被他巧妙地擺放在棋盤上,構成了一幅完美的戰局圖。

這時候,朱高煦身披戰甲,大步流星地走出佇列,雙手抱拳:“父皇,兒臣有話要說。”

朱棣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欣賞,老二勇猛善戰,如今又頗有些向智勇雙全的路子發展的意思,是難得能培養的將才。

“且說吧。”

朱高煦目光炯炯地看向朱棣:“父皇,兒臣認為帖木兒的訊息雖未經證實,但我軍確有機會,若是三千營需要前出到肅州衛,那兒臣願率一支精騎,以沙州衛為落腳點,前往哈密衛探明虛實,若訊息屬實,則趁機纏住哈里·蘇丹,為三千營創造戰機,否則敵軍騎兵多,又攜帶了部分補給,一旦他們撤回去,就不好追了。”

“而且兒臣還擔憂一點。”

朱高煦又進一步闡明瞭他的看法:“若是哈里·蘇丹真的被逼急了,他可能不會千里迢迢地回撒馬爾罕,而是佔據別失八里亦或是去北方草原與瓦剌部匯合。”

成國公朱能聞言,眉頭微微一挑,他深知此戰的重要性,也明白朱高煦的話意味著什麼。

若是假訊息,朱高煦此舉無疑是將自己置於險地;但若是真訊息,這一戰便能打亂敵人的部署,為明軍爭取主動。

而當朱高煦的請求迴盪在殿內時,朱棣的內心並沒有立即做出回應,他深知,作為一國之君和明軍的統帥,他不能僅憑一腔熱血或親情來做出決策,他需要考慮的是整個戰局、是大明的生死存亡。

他閉上了眼睛,用那久經沙場的直覺去感受、去分析。

傅安帶回的訊息雖然重要,但風險同樣巨大,如果這是帖木兒的誘敵之計,那麼明軍可能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但反過來,如果這訊息是真的,那麼朱高煦的主動出擊就有可能為明軍贏得寶貴的戰機。

因為朱棣也很清楚,三千營的部署已經很靠前了,如果再派一支前鋒騎兵更靠前,那麼在戰場上就很難得到後方的支援,到時候不管是朱高煦帶領的這支騎兵主動咬住敵人還是中計變成敵人的誘敵深入,都只能靠自己的發揮,援軍很難及時支援。

朱棣沉思片刻,緩緩開口:“伱可知此行的風險?”

朱高煦坦然回答:“兒臣自然知曉,會不會中計且不論,就說那帖木兒前鋒軍雖然啃不下我們的稜堡,但並不意味著野戰不行,相反,敵人也是百戰精銳,但身為皇室子弟,如今大明被帖木兒汗國入侵,兒臣自當主動為父皇分憂!兒臣願立軍令狀,若不能完成任務,願受軍法處置!”

朱棣眼中閃過一絲讚許,既然老二主動請戰,必然是有了些計劃。

於是,朱棣點了點頭:“好!既然如此,朕便準你所請,你且去挑選五千精兵強將,作為大軍之先,前出沙州衛務必小心行事。”

朱高煦眼中閃過一絲喜色,再次抱拳躬身:“多謝父皇信任!兒臣定不辱使命!”

“同時,各路兵馬做好備戰準備,隨時準備支援。”

隨著朱棣的命令下達,整個關中駐紮的明軍主力都開始行動起來,朱高煦也立即開始了自己出徵前的準備。

天色微明,晨曦中西安城外的軍營依舊籠罩在一片肅靜之中,朱棣站在點將臺上,目光穿過薄霧,遠遠地望著校場上整裝待發的騎兵隊伍。

在隊伍的最前方,朱高煦身披明光鎧,手提長槊,跨坐在一匹高大的戰馬上。

他的身後,是五千名精挑細選的騎兵,他們同樣身著鎧甲,手持兵器,整齊劃一地排列在校場上。

朱棣看著兒子英姿颯爽的身影,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其中有自豪,因為朱高煦是他眼裡最出色的兒子,是他一手培養起來的將領,是跟他真正“上陣父子兵”的戰友;其中也有擔憂,因為戰場無情,他擔心兒子會受傷甚至犧牲.但更多的,是期待和信任,朱棣他相信朱高煦能夠完成這次任務,能夠為明軍贏得勝利,正如他在白溝河、藁城、夾河、靈璧等戰役中所做到的那樣。

隨著出征的號角聲響起,朱高煦率領著騎兵隊伍緩緩出發,馬蹄邁著整齊的步伐,踏過校場的沙土地,消失在營門之外。

朱棣目送著他們遠去,直到他們的身影完全消失在視線中。

在這一刻,朱棣的內心狀態如同一座沉寂的火山,表面看似平靜,實則內心波濤洶湧。

作為一位久經沙場的統帥,他早已習慣了戰爭的殘酷和不確定性,然而,當目送兒子朱高煦率領騎兵出征時,朱棣的內心防線還是被輕輕觸動最起碼在現在的一剎那,他不再是那個冷酷無情的戰爭機器,而是一位擔憂兒子安危的父親。

然而,作為一位立志要建立不世之功的帝王,朱棣不能讓這些私人情感影響他的決策,他必須保持永遠冷靜,因此,他強忍住內心的擔憂和不捨,繼續協調和調配其餘明軍各部向河西走廊進軍。

——————

夜色如墨,營火搖曳。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