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三十二章 深意 (2 / 3)

“光祿寺借戶部2/3的寺內儲蓄,戶部分三年劃撥回來,行不行?”

黃子威的神色有些躊躇,2/3確實不少,但光祿寺還是撐得起的。

除了他自己是姜星火提拔上來的以外,光祿寺的少卿李偉,光祿寺丞高致,都是姜星火親手提拔的,因此寺內本身還算是鐵板一塊,沒有什麼太多的異議。

國師提拔了你,現在需要伱給國朝出錢渡過難關,又不是不還,你能拒絕嗎?

反正黃子威是拒絕不了。

而且這裡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原因,那就是光祿寺在中樞的各部寺中,本來就是油水最大的幾個部門之一,而且不僅油水大,能走賬本的“合理損耗”也非常的大,因為光祿寺是負責朝廷各種宴席的,有任何損耗,或是採購成本高昂,都非常合理,況且光祿寺的經費除了朝廷劃撥的一部分以外,還有一部分是各布政使司的專款解送,因此可謂是富得流油,那怕拿出來2/3,其實剩餘的還很多。

“行!”

黃子威一咬牙,這時候不能打國師的臉,他必須得支稜起來。

你看,小黃這人能處,有事他是真上。

搞定了黃子威,姜星火看向列席的幾位大太監們。

“宮裡的內帑支援點?劃撥到戶部的太倉銀一部分。”

之前便說過,同樣是內帑,明初和明末是不一樣的,明初內帑的所有權雖然在內廷,但管理權實際上在戶部,只不過這個錢沒皇帝發話,戶部自己是不能輕易動的。

內廷的大太監們明顯是得了皇帝的旨意,這時候都很好說話,很大方地答應了姜星火的請求。

如此一來,光祿寺和內廷方面,算是都搞定了。

“今年是海外貿易規模持續擴大的一年,海上的秩序已經基本肅清了,從南洋到大明沿海算是暢通無阻,但陸上的商道建設一定是不能停的,不然血脈不通,淤堵自生工部承擔2/3的修路費用,剩下1/3發專門的築路國債,主要面向江浙商人發放,先把寧波府到松江府的商路修通,如何?”

工部尚書黃福看了看朱高熾,朱高熾面無表情。

“黃尚書,我覺得可以依國師之言。”

金忠第三次開口了。

黃福也知道討價還價大約討不出什麼,反而小家子氣,這時候也乾脆代表工部同意了姜星火的計劃。

最後只剩下兵部和太僕寺了。

“不多要,除了這些,今年剩下的支出缺口,兵部和太僕寺補上,也是三年劃撥回來,如何?”

對於光祿寺和內廷答應的數額,眾人是大概心裡有數的,再比較一下今年的預計開支,這個缺口窟窿顯然是不算太大,因此,最後這部分,兵部的茹瑺和太僕寺的虞謙,商量商量也就認了下來。

看起來非常複雜的一件事,在姜星火的協調下,各部門進行了利益交換後,基本上算是圓滿完成了。

至於支出,則是沒什麼說的,其實主要是因為京營三大營二十多萬人北征的軍費支出太大,不然不打仗的話,其實正常的財政預算是夠的。

但北面的戰爭,顯然是要打的。

不是所有事情的利害都是用金錢來衡量的,有些國土安全問題,花多少軍費都要處理好,永樂二年處理好了,就不用以後的人付出巨大代價了。

總之,日子湊合湊合還能過下去,而且是越來越有盼頭的那種。

其餘的大臣們又交談了一會兒,也紛紛告辭離開了。

黃子威則跟著姜星火步行走回了總裁變法事務衙門。

“國師,您剛才是怎麼想的?”進了屋門,黃子威忍不住問道。

“相忍為國唄。”

姜星火的氣度越來越大了,頗有種“宰相肚裡能撐船”的意味。

他似乎對眼前的這些派系得失,並沒有放在心裡。

姜星火給黃子威倒了杯茶,遞到他身前,自己也倒了一杯。

“可未見諸公有這般心胸。”

“那是因為他們把門戶之見看的太深。”

吹了吹漂浮在茶杯上的茶葉,姜星火笑了笑:“既然要做事,你不能要求別人有跟你一樣的視角,這種互相交換,反倒是常見的事情,要是非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不但做不到,而且活的會很累.我的學生於謙在這一點上其實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他是個小孩子,但他從來都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有時候說來慚愧,我們這些成人,在一些事情上反倒不如孩童。”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