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環顧四周,甬道是青石板的牆面,斑駁的紋路,自然的格調,並沒有什麼特別。甬道的一頭就是那間小屋,我不管了,徑直朝小屋的方向跑去。
終於,我跑到了門口,那副《仕女圖》掛畫的門口,“咚”一下之後,我感覺突然一下萬籟俱寂,我的心跳又恢復平靜了。
在我眼前,緊閉的門,門框上什麼都沒有了,“那副《仕女圖》呢?”我有些疑惑。
“門沒有鎖,你進來吧!”一個蒼老的聲音響起,正是燈叔的聲音。
推開門,一盞清冷的燈盞下,一個老人側對著小屋門,長坐在一個蒲團上,他的面前,是一個長長的老式木茶几,一塊淡黃色的的旗布遮住了茶几大半部分,茶几上,擺放著一把提樑的黑陶茶壺和幾個黑色的小茶碗,看上去十分的恬靜,卻又顯現出幾分神秘。其他,小屋裡隱隱約約的昏黃燈光裡,再看不到什麼東西。
“坐吧,”燈叔淡淡的說,覓著燈光走近了,我這才看到,茶几是擺在蒲草編織的涼蓆上的,涼蓆上,燈叔的對面放著幾個圓形的蒲草坐墊。
我走到燈叔對面,就勢盤腿坐在了一個蒲草坐墊上,看看燈叔,他並不說話,眼睛微微眯著,像是在思考什麼似的,在這個小房子裡,我實在忍不住,就打斷了沉默,“燈叔,你一個人跑這裡喝茶呀!”
“我想著應該是你先悟出茶道的,”燈叔慢悠悠地說,“可是你的天賦並不高!”
“額,”我訕訕一笑,坦白的說,“也許是與我今天經歷的事情有關係吧,一直都是紛亂的,剛剛喝著茶,想著事,倒讓我明白了幾分!”
“哦!”燈叔恍然大悟,“原來是悟道呀,難怪,難怪!”
“燈叔,他們也要悟出來,才能到這裡來嗎?”我更擔心的事我的幾個小夥伴,“這有什麼神奇嗎?”
“不用擔心,”老人依然慢悠悠的,他提起茶壺,為我倒了一杯茶,“楓兒會解答他們的困惑的,用這個辦法單獨約你到這裡,當然是有原因的!”
我端起茶杯,輕輕將它靠近我的鼻尖,一股清香撲鼻而來一直沁入心脾,那種淡淡的清香不濃不妖,心神怡然,神韻剔透!“燈叔原來鍾情的是碧螺春啊!”我輕聲說。
“野泉煙火白雲間,飲香茶愛此北山。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老人笑一笑,沒有回答我,只是淡淡的吟誦一首詩,我記得好像是唐朝靈一的飲茶詩,具體名字倒是忘記了。
“你說說,什麼是版畫?”老人突然問我。
“‘印’出來的繪畫,就是版畫!”我說。
“那,繪畫又是什麼?”老人又問。
“這個,”我沉吟了一下,“要說定義的話,就是用筆、板刷、刀、墨、顏料等工具材料,在紙、紡織物、木板、牆壁等平面上塑造形象的藝術形式。”
“嗯,還不錯!”燈叔讚許的點點頭,“那繪畫的本初呢?”
我有點懵,突然我想起了一個詞“場景模仿”,記得上學時老師說過,中世紀曾經有人把繪畫稱作“猴子的藝術”。
“繪畫的本初,那應該就是,場景模仿…”我這樣回答燈叔。
“對,場景模仿!”燈叔大聲說,他突然站起來,“譁”的一聲拉開了牆上的布簾。
我抬頭望去,我看見,就在牆上,昏黃的燈光裡,一副古香古色的畫靜靜地展現在我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