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擺擺手:“不行的。你知道那座石橋有什麼說道嗎?我本來也是想讓歐陽或帶著我上橋去追你們。但是他說,那是一座陰橋,每天晚上最多能渡兩個活人,如果再多,就會有人出事。”
“那石橋是陰橋?”我聽了驚詫不已。
怪不得在那橋上,我會看到那些已經去世的人的影像。
在馬謖表達不清的時候,歐陽或偶爾也會插兩句來給我解釋這陰橋的來歷和作用。
這陰橋,自水下而生。
當然當時建造這石橋的時候,肯定不會是當做陰橋來建的。那座石橋也不知道是哪個朝代建起來的,總之距離現在至少有幾百年了。
而當時為什麼要建這麼一座橋,其目的也是不得而知。因為這裡只有一個死水湖,並沒有河流穿過。最可能的說法就是出於軍事的目的。因為古代戰亂頗多,此小周山山勢險峻,可能為軍事要塞之地。這橋橫跨死水湖,建成之後,更可以進退自如,對於糧草和給養的供給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歐陽或推斷說,建造這座橋的時候,肯定出過事,應該是被打過生樁的。
對於打生樁,我還真的不陌生。當然大多數這方面的知識,我都是聽三叔講起過的,打生樁的事也不例外。
所謂的打生樁,是古代中國的一種神秘建築方術,就是在建築工程動工之前,把人活埋在工地裡,其目的是確保工程順利。這種方術,在記載了大量方術的《魯班書》中是有記載的。魯班認為當人們在一處地方動工動土時,便會破壞該處風水,也會觸怒該處的鬼神,以致在建造期間時常發生意外,把活人生葬在工地上,相當於對鬼神的獻祭,類似於用活人生祭河神山神的習俗,希望以此減少建築出現的意外。被活埋的生樁就成了該建築的守護神,維護建築的穩定。
歐陽或說這座橋肯定打過生樁。但是按說一處建築,只打一個生樁即可。但是以他的觀察,這座橋不知道是出於什麼目的,打的生樁絕對還不止一處。它的每一個橋墩,都應該被打入了一個生樁,這就導致了這座橋的種種不太平。
說到這裡,我們聽來也是細思極恐。這座橋怎麼也有幾百米長,橋墩不下十幾處,這麼說起來那橋僅僅是活葬的人就有十幾個。
這麼說來,我和胖大海在橋上遇到的那些意外情況,就不難解釋了。如此陰氣十足的陰橋,我們能活著走下去,就很不易了。
說著,我把我和胖大海過橋的時候所遇到的那些怪事,也說給了馬謖和歐陽或聽。
馬謖點點頭:“這都在預料之中。歐陽或他也說了,那座橋當初建起來的時候,就不是走活人的。”
“不是走活人的?不是說用在軍事目的的嗎?那這橋是走什麼的……”我驚問道。
“走兵的,走陰兵。他懷疑當時這座橋建起來的軍事目的就是軍隊裡可能有懂方術的方士,或者是道士。他們懂得引陰兵參與戰鬥的法門。於是就建了這座橋,用來運送陰兵過水。”
(本章完)
閱讀悅,閱讀悅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