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倒是很自信,把我們畫符要用到的東西都準備了,塞到了揹包裡。
吃過了午飯,三叔也揹著個大包,讓我開車,去往那棟老屋的所在地。
那棟老屋是在一個廢棄的化肥廠院內。化肥廠距離市區很遠,現在那地方連郊區都算不上。但是由於那邊最近很少有工廠落地,所以空氣質量和綠化程度都很不錯。所以有開發商看中了那裡,想要開發建造一片高檔的別墅區。
從路程上判斷,我們從市區到化肥廠還要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
在路上,胖子開著車,三叔昏昏欲睡。我想到了一個問題,便問他:“三叔,我有個問題不太明白。那個楊永富的房子,賣給我們不過是十萬塊錢。如果他不賣給我們,等著開發商上門來收,是不是會賣得更多一些。畢竟開發商到時候也是要把那房子拆扒了的,鬧鬼不鬧鬼的,也沒什麼打緊吧?”
三叔擺擺手:“你錯了。開發商都精明著呢,在開發一片地界之前,他們都要找風水師看地。而且對於這種鬧鬼的房子,他們無論價格高低,都不會收的。因為你扒了房子,裡面的鬼魂就會無家可歸,到時候如果被纏上,那會直接影響他們的銷售。所以那房子只能砸在楊永富手裡。而且你看看這個……”
說著,三叔拿出一張地圖,上面簡單畫了化肥廠附近的地理位置。
三叔指著上面的地圖說道:“你看看,楊永富家的老屋,是在整個化肥廠的邊緣地帶。也就是說,到時候開發商如果不想收這房子,就會把他家的房子從開發的地界裡剔出去。到時候楊永富還是分文都收不到。所以他把房子賣給我們,是最合算的買賣了。”
我點點頭,還是三叔深謀遠慮,想的總是在我們前面。
車子穿過市區,經過郊區之後,又走了大概有幾公里,三叔讓胖子把車速放緩,說大概就在附近了。
從車窗往外看去,這裡的風景的確和市裡大為不同。不但是滿眼的綠色,還有一條河水橫亙。
河水上一座石橋,看起來年份也不短了。
在石橋的前面,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寫著三個字:流於橋。
橋面不寬,能容兩輛車透過。車子駛上了石橋,在橋上往下看,河水並不湍急,平靜地向東流淌著。河水嘩啦啦
的響聲,和這裡的整體氛圍十分搭調。
石橋長有三百米左右。橋面上很多地方都已經年久失修,看著很是破舊。
胖子邊開車邊說:“這裡也沒個人家,怎麼會選擇在這裡開發樓盤呢?”
三叔解釋道:“誰說沒有人家,這附近有好幾個村子呢?而且這些村子的很多人,都是改革開放初期出去闖蕩的那批人,一家家富得流油。”
(本章完)
閱讀悅,閱讀悅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