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長矛便是被一截竹子,而長刀則是一杆木棍,火銃也是一杆木棍,沒辦法,條件如此,沒有實際兵刃拿來練兵。
“還請兩哨各自站一列。”李炎扭頭對著黃色俊與張洪下令道。
兩人聞言點了點頭,當即振起嗓子下達了命令,將兩隊直接分開成兩列,肅然而立。
“什長,伍長出列!”李炎對著下面大聲下令道。
六個彪壯的漢子應聲出列,肅然而立,李炎的震懾無疑是有效果的,現在這些兵丁都忌憚這個觀軍的很,對於李炎的命令執行的不打折扣,都頗為像那回事了。
“什長矛頭系紅繩,伍長則系黑繩”李炎擺了擺手,幾個親兵拿著繩子下去為這些伍長什長的“長矛”繫上繩子。
看的黃色俊跟張洪一臉懵逼,不知道李炎要做什麼。
“爾等聽著,凡作戰之時,當以繩色為準,伍長需跟著紅繩走,士卒則需跟著黑繩走,可明白?”李炎緩緩說道。
抗戰時期,日軍便會在白刃戰時以步槍上的膏藥旗為基準,組成一個戰鬥佇列,在白刃戰中發揮相當強的效果。
聞言,士卒們都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他們不一定能聽的懂,但現在也只能點頭。
李炎見士卒們點頭,便也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凡是作戰,當以十人為單位,若是逐敵則以五人為一單位,若是有錯漏者,便算立下天大的功勞也是要挨軍棍的,可明白?”
士卒們聽到軍棍,不由得一縮脖子,雖然李炎取消了軍杖,但是挨笞刑那也是不好受的。
“每逢戰陣,刀盾手當列於前,手持大盾護衛,使長矛火銃不至於被敵人短兵相接”李炎將在腦海裡的構思緩緩的說了出來。
“刀盾防禦,而長矛當進攻,開盾刺殺,一擊而退入盾牌之中”李炎指著長矛手開口說道。
黃色俊跟張洪一邊聽一邊點頭,顯然是比較認同這種打法。
“那火銃手當如何?”張洪突然開口詢問道。
“火銃長於破甲,且其硝煙可以迷惑對方,若遇到對方長矛或者重甲步兵,則開盾以銃擊之”李炎點頭說道。
“火銃裝填緩慢,一擊而退,便入盾中進行裝填,待到裝填完畢嗎,再徐徐推進,城牆本就逼仄,敵方縱有大軍也是難以展開,如此便可四兩撥千斤矣”李炎緩緩說道。
黃色俊跟張洪皺眉頻頻點頭,李炎這一套卻是新穎但卻有兩個問題,第一,這般裝備需求可不是備效軍所能得到的,闖營的精銳也很難組建這般協調的攻擊小組,要知道按照十分之二的比例配置火銃那也要兩百多挺。
整個闖營的火銃都沒有這個數......
“若是沒有火銃,便代以弓箭與弩機”李炎思索片刻說道。
這倒是個好辦法,雖然缺少火銃,但是弓箭還是不少的,雖然質量堪憂,但是近距離殺傷明軍還是足夠了。
“觀軍此陣妙甚,但卻有個短板”黃色俊摸著下頜緩緩說道。
“是何?”
“野戰如何?”
這種陣法或許在攻城有作用,但是野戰的能力就很值得懷疑了,野戰都是大兵團作戰,這種什伍為單位的作戰顯然並不適用。
李炎聞言笑著攤手說道:“天底下哪裡有能一成不變的陣法?便是戚少保用兵也不是隻依靠鴛鴦陣,陣法應時而變,現在備效軍人少,攻城先登用此陣法正好,若是野戰,自會用其他陣法。”
聞言,黃色俊跟張洪才放心的點了點頭,他們生怕李炎會把這套陣法用到野戰之中去,要知道,野戰用這般陣法那可就容易出大事了。
“不過,此法對協調要求極高,諸位一定要日夜練習,不得攜帶,如此才能克敵制勝。”李炎拱手說道。
黃色俊跟張洪都是見過大場面的人,既然他們覺得沒有問題,那李炎便要著手推行全軍,爭取在進入汝州之前讓每支軍隊都能應用得手,這樣到了汝州,面對慘烈的攻城戰,才不至於進退失措。
當然,不到萬不得已,李炎是不會願意玩什麼蟻附攻城的,不管你陣法再精妙,這般攻城都會造成很大的人員傷亡,最好的辦法還是直接弄垮城牆,這樣攻城是傷亡最少的。
出於這種考量,李炎已經打算徵招一批擅長土木作業的“工兵”了,若是能才用地道攻城那必然是最好的,挖掘地道,然後炸掉城池的根基,這樣城牆自然會倒塌。
但這種技術活對技術兵種以及火藥生產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現在還不現實,只能先從人才找起。
於是李炎叮囑了王進寶要他到軍中尋訪擅長土木作業計程車卒進行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