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連連點頭,李炎分析的有理有據,沒錯,現在的情況確實就是這樣的,湖廣高階局他沒本錢去玩,四川的話那就是俄羅斯轉盤,玩不好直接爆頭沒命了。
“說了那麼多,俺倒是覺得哪裡都不重要,先對付楊嗣昌這個狗賊再說,這狗賊天天圍著俺們,想走也走不掉!”袁宗第罵罵咧咧的說道。
楊嗣昌在圍剿流寇這個問題上確實有天賦,也算是崇禎朝的擎天一柱了,他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計劃一度讓中原流寇幾乎陷入覆滅的地步,可惜後來遇到個耍流氓的張獻忠。
眾人這時也回過味來,對啊,楊嗣昌天天把魚復山包圍的麻雀都飛不出去,在這裡討論未來去哪裡發展有點脫褲子放屁,先想想怎麼出去才是真,河南大舞臺雖然是有夢你就來,但問題是你也得有命去啊!
“李先生有什麼辦法嗎?”李自成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目光中頗為懇切的看向李炎,某種意義上講,這才是現在最關鍵的問題。
李炎有辦法嗎?當然沒有......
史書上在記這段歷史的時候過於春秋筆法了,只是一句李自成帶著百餘騎兵走南陽一帶直入河南就了事,至於怎麼突圍的,中間發生了什麼,抱歉,篇幅有限一概省略.......
這就讓李炎很難受了,他雖然可以預知未來,但對於當下的局面卻並沒有破解之法,而且他也在慢慢發現一個讓人頗為驚恐的問題,自己在推進歷史的發展,這樣下去自己會不會真的成為歷史的一環?
因為到現在為止,他發現李自成的所有符合歷史的決策都是在他的輔助下做出的,那原本的歷史是怎麼樣的?自己的改變會不會反而影響了最後的結果?可現在後悔已經沒有意義了。
所以面對李自成這個問題,李炎也只能無奈的嘆了口氣,然後拱手道:“闖王,當下也沒有什麼好的方法,我軍士氣低迷,人數緊缺,兵甲火藥也不如楊嗣昌,此刻戰自然是不能戰的,楊嗣昌圍山甚緊,走也是走不掉的......”
“那當怎麼辦?”李自成聞言眉頭皺了起來,所有宏偉的藍圖都建立在從這裡活下去上,若是連活下去都不行,這些藍圖也就是扯淡了。
“其實,行軍打仗,哪裡有完全的方法?”李炎想了想說道:“便算他楊嗣昌飽讀詩書,研習軍略,是天下一等一的帥才,也不能避免犯錯,為今之計,只有一個‘拖’字,若是楊嗣昌先犯了錯,那這局面自然就破了”
頂級將帥的對決比拼的便是誰先犯錯,先犯錯的一方便會失敗,歷史上數不清的案例已經證明了這個問題,李炎當下只有賭,賭楊嗣昌先犯錯,若是他先犯了錯,自然就有破局之法,不然只能聽天由命......
聽到了這個答案,諸位將領心中也是頗為失落,本以為李炎說的頭頭是道是個諸葛孔明一般的人物,結果是對眼前的困局依然束手無策,看樣子也就那回事。
李自成雖然心中也頗為失落,但卻沒有表露出來,李炎有大才這是他確認的事情,現在的局面,也只能拖,看能有沒有轉機,對於“拖”字訣,李自成比李炎體會更深一些,因為他幾次都是靠著這個字絕處縫生的。
“行,李先生,那俺們就先拖著,看看楊嗣昌那老賊是不是就是天生的帥才一點錯誤都不犯!”李自成咬牙切齒的說道。
......
軍議結束過後諸位將領各自歸營,劉宗敏雖然幾次想要拉住李自成辯解一番,但李自成終究沒有給他這個機會,直接以軍務繁忙回絕了他,他似乎是真的失寵了,劉宗敏對此只能陰沉著臉回了營帳。
而顧君恩則叫住了李炎,笑著對他說道:“先生的才幹真是讓顧某佩服啊,闖營能得先生,實在是天助之啊。”
“顧先生謬讚了”李炎連忙推脫道,顧君恩這個人他很有好感,為人大度,並不因為他地位的提升而嫉妒他,反而多有袒護。
當然其實這也是顧君恩變相的把李炎變成自己的羽翼的方式,畢竟闖營現在還是武夫最大,顧君恩一個謀士獨木難支,被武夫羞辱了也只能忍著,所以對李炎倒是格外寬容。
“不過,顧某還是一事不解”顧君恩看著李炎笑著說道:“先生又是繪製輿圖,又是首倡均田免賦,還對天下情況瞭如指掌,如此大才必然不是普通人家的子弟吧?”
顧君恩這是話裡有話啊,難不成還懷疑我是細作不成?李炎眉頭微微一皺,還是禮貌的拱手說道:“哈哈哈,顧先生倒是高看某的很,某倒是想去科考,奈何也考不上啊,顧先生不也是如此嗎?”
顧君恩聞言倒是笑了起來,確實,他就是科考考不上才投的闖軍,能考的上科舉何必做這掉腦袋的買賣,李炎這話倒是讓他有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覺。
“所謂夏竦何足悚,韓琦為足奇。我等投闖,不過如是吧?”李炎笑著說道。
此話一出顧君恩更是頗有知音之感,頓時哈哈笑了起來,開口說道:“是極,是極!不過先生這才幹,必然是官宦人家的子弟,可惜失憶了,不然說不定還是哪家少爺。”
“若真是官宦人家的子女,可得是個尚書家的子女。”李炎也順著顧君恩的話茬打著哈哈,官宦人家的子女會淹死在大江裡?何況自己這一手老繭也不像是官宦人家啊。
顧君恩這眼力見,難怪考不到個秀才,李炎頗為腹誹的想到。
在兩人看不見的地方,有一人正在悄悄的竊聽著二人的對話......
幾日過後,明軍大營。
這幾年,楊嗣昌老了許多,也憔悴了許多,雖然他一度將流寇逼入絕境,但這些人就像是野草一般,割一茬,長一茬,野火燒不盡,春風吹有生。
楊嗣昌有時也在感慨,難道這大明的天下已經走到盡頭了嗎?遼東女真已經連橫蒙古,長城防線形同虛設,中原流寇,越剿越多,甚至出現邊軍投賊的情況,他也感覺越來越力不從心,而南邊還有該死的紅夷滋事。
自太祖以來二百七十年大明,真的要不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