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女法醫與她的賞金獵人搭檔> 九十八章 繁榮下的隱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九十八章 繁榮下的隱患 (1 / 2)

堡壘鎮有了銀行了!

確切的說不是堡壘鎮有了銀行,而是李氏家族的一個銀行,貨幣基礎還是大都會的貨幣基礎,但是在使用上分成了兩類。主要在市面上流通的是合金貨幣,而原本的金銀貨幣一般作為儲蓄使用,如果客戶需要到外邦或者去城裡,需要提前做認購。雖然有些麻煩,但畢竟是建立了堡壘鎮自己的金融體系,早先的按需分配和以物易物的金融方式獲得了徹底的扭轉,而在堡壘鎮工作的人,也終於可以拿到自己的薪金了。

其實堡壘鎮的銀行點的設定問題,早在柯俊俠與木家和李家簽約的時候就提出了,但是木家出於利益關係,堅持不進駐堡壘鎮,而李家則是能拖就拖,直到玉娘使出強硬手段,才迫使李家兌現了早該兌現的承諾。

李凱文帶著雛和幾個銀行職員和傭人,極其不情願的搬到了堡壘鎮,並且出任堡壘鎮李氏銀行的行長。因為在李家看來,讓李凱文搬到堡壘鎮來住,其實就是變相的人質。

但不管怎麼樣,人總算是來了,而且還把銀行辦起來了,算是幫了大忙,與此同時,堡壘鎮的固定移居總人口達到了10000人,其中半數以上是精壯的手藝人。

為了表示慶祝,柯俊俠親自為第一萬個移居的移民——一名中年裁縫,辦法了身份證明和居所鑰匙。

尚民對堡壘鎮的社群設計和建設,集合了地球時代中國井田、羅馬城市的島式設計,基本的單位叫“坊”由九個“島”環繞組成,中間的島為行政或者是公共建築,最高三層,周邊環繞的島以服務於中央建築的職員、家屬和其他居民的寓所為主。

一個島最多可容納400人居住(或是2040個家庭)、一個坊居住的總人口可達3000人。

尚民計劃由八個坊和一個公共建築群(商店街),構成一個街區。屆時堡壘鎮最多可容納24000人居住,所以當這第一萬名移民成功移居堡壘鎮的時候,尚民也完成了堡壘鎮第一個街區的全面主體建設。居住環境還算是相當的寬裕呢。

但尚民不敢鬆懈,馬上投入了第二個街區的建設,因為在堡壘鎮海關之外,等候移居的人口也翻了差不多十倍,已經有三四萬人了,並且已經自發地建成了自己的定居點,當然髒亂差和治安混亂的情況依然不可避免。

當柯俊俠開始察覺到這一點時,嚇了一大跳。這不儼然又是一個上城區和下城區嗎?付出了這麼大的努力,結果居然還是這麼個似曾相識的結果,這讓他一度有些消沉。

不過他很快又振作了起來:畢竟乾等著什麼都不做可不是他的形式作風。不過他現在能做的只有加強海關的力量,儘量多的吸納移居的人,並且批給了伊麗娜更多的物資,讓她以舊車站為基礎,建立了牆外的綠葉救援組織。

很有意思的是,這次綠野救援組織的主要工作人員,居然大多來自汙水鎮。

汙水鎮的居民,曾經被認為是大都會的棄民和反面教材,而墮落到汙水鎮的人也曾被語言“都活不過一星期”,只有伊麗娜案子組織的綠野救援組織給汙水鎮的棄民們帶去了一絲希望。

在第一次地震中,汙水鎮就被上漲的汙水淹沒了,棄民們失去了最後的庇護所,被迫來到下城區,可是下城區並不接納他們。

“既然已經決定要死了,就死在那裡好了。”這是其他大都會的居民在他們求助時給予的答覆。

可說也奇怪,若是汙水鎮繼續存在,很多人會在那裡平靜的等待著死亡的到來,不管是死於食物中毒還是吸毒過量。可現在汙水鎮沒了,迫使他們又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裡,他們反而不想死了。他們開始為生存而戰,最終他們有的死於和市民的衝突,有的逆襲成功,暫時有了工作和安身之地,也有的離開了大都會去別處流浪等死。最終還剩下幾百人,輾轉來到了堡壘鎮牆外,在這裡,他們遇到了老朋友伊麗娜。

其實汙水鎮的棄民雖說看上去落魄,但其中不少也是叱吒一時的人物,他們或從商,或從政,或從事科學研究,都曾經閃耀著耀眼的光芒,但在激烈的競爭和傾軋之下,從巔峰跌落谷底,有時也不過是一夜之間的事。

這些人,如果有人能給他們一個機會,而他們自己也有重整旗鼓的決心,雖說不一定能再登高峰,但一般情況下,混個小康溫飽也是不成問題的。

伊麗娜給了他們機會,而柯俊俠給了他們目標。

經過一路艱辛,甚至付出死亡的代價,汙水鎮的棄民終於來到充滿希望之地——堡壘鎮,並且在這裡遇到了老朋友伊麗娜。

伊麗娜此時正好手頭也卻人手,就招募了不少汙水鎮的棄民做志願者,並且繼續幫助他們戒酒戒毒。漸漸地人們發現,凡是在綠葉救援組織做志願者的人,都能獲得不錯的待遇,起碼吃住不愁,還受到保護,最重要的是作為綠葉組織的志願者,能獲得移居堡壘鎮的推薦!並且過關率很高!

於是綠葉救援組織的志願者也成了香餑餑。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