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和村,一個僅有兩百年曆史的偏遠村落,比潛風鎮還有小很多,僅有三百戶人家,大多以農耕為生,可以說是個遠離塵囂的世外之地。
小村莊大多是平房,有籬笆院牆的房子都算少數,磚瓦房更是隻有幾戶而已。此時正是晌午,村莊升起了裊裊炊煙,畫面有著一片安靜祥和的景象。
當姜陵幾人隨著車隊靠近村子之後,見到村頭守了十幾個人,有大人也有孩子。他們看到車隊平安歸來,全都面露喜色,看來他們都是來迎接車隊歸來的。
“村長~”有些孩子已經快步跑了過來,迅速圍在了村長身邊,叫嚷道:“有沒有帶糖呀!”
“有,有的。”村長笑呵呵地開口,拿下了一小袋的糖豆遞給了幾個孩子,引來一陣歡呼雀躍。
大人們也聚了過來,有人幫著搬運貨物,有人和村長打著招呼,但是大家都不約而同地看向了姜陵三位服裝迥異的陌生人。
村長解釋道:“這幾位是我的恩人,需要進村子吃些東西,休息一下。”村長簡單說了一下路上發生的事情。
眾人先是關心了一下村長的身體,隨後接連向姜陵幾人道謝。
村長則對自己的女兒說道:“倉月玖,帶著小鷹先回去,叫你媽媽收拾一下屋子,多準備幾個菜,一會我要帶恩人回去吃飯。”那婦人應聲抱著孩子下了車。
有位中年婦女笑著說道:“小鷹已經半年沒回來了吧?好像又長高了啊,玖兒還是這麼漂亮。”
倉月玖笑著打著招呼,隨後抱著孩子先回去了。
眾人或抗或提著貨物也隨之回了村子,姜陵也搭了一把手,拽著個包裹跟進了村子。
在村口,姜陵看到了村長曾提及的那塊碑。碑上竟寫著一句詩“火鳳光華降神恩,徒留淨土赤和村”。
“就這是銘記那位神人拯救了村子的碑文,是之前一位考過學的老先生寫的。”村長介紹了一下。
姜陵點了點頭,看著碑也不過是普普通通,沒什麼門道。隨後說道:“村長您不用太客氣,隨便有些吃食就好了。”
“那怎麼行啊。”村長說道:“再說村子裡也沒有什麼好東西,您不嫌棄就好。”
“不會的。”姜陵想了想,看了一眼蕾雅,與其眼神對視了一下,隨後道:“我們也不餓,吃不了什麼,倒是想見一見三合會的會長。”
“哦?”村長疑惑問道:“您為什麼非要見他呢?”
姜陵早就想好了說辭,道:“畢竟我們是修行者,既然進了村子還是與當地幫會打個招呼的好。再說您也知道我們是外地來的,對這方元、釜越兩城也不熟悉,找些修行者打探些情報,總歸對以後行鏢會有幫助,特別是關於黑羊山山匪的事情,我們都想問一問三合會的人。”
“這個...”村長想了想,為難說道:“不是我不願意幫助幾位大人,只是如今的三合會連我也未必請得動。”
“自然不必強求,能見上一面最好,若是見不到也無妨。”姜陵只能如此開口。
三人隨著村長走進了村子,村子的中間有著一條寬敞的土路,兩側都是房舍,雞鳴犬吠不時之聲傳來。
片刻間來到了離村頭不遠的一處房子,這房子外面圍著一圈簡單的籬笆,院子中很大一部分是自家菜田,裡面種著一些蔬菜瓜果。院子的角落還有一處雞窩,有七八隻雞在院子裡閒逛。另一處角落裡還拴著一條黃狗,此時見有外人來,立馬站起身子開始吠叫。而菜田北側便是一所石頭坯子搭建的房子,面積也沒多大,這就是村長家了。雖然不算寒酸,但也與其他村民差不多,足以看出這村長的確是個淳樸善良之人。
那早一步到家的小男孩小鷹步履蹣跚地小跑兩步,來到了黃狗身邊,輕輕拍打著黃狗,奶聲奶氣說道:“黃黃不要叫,是...是客人吶。”
聞言大黃狗果真不咬了,討好地搖著尾巴,偏過頭就往小鷹身上蹭,小鷹咯咯直笑。
村長目露疼愛,說道:“小鷹,別和它玩了,一會就吃飯了,去洗洗手。”
“哎。”小鷹乖巧應了一聲,隨後扭捏地看了一眼蕾雅,擺手道:“姐姐我們去洗手。”
“好呀。”蕾雅走過去牽著小鷹的手,與他一起走進了屋子。
姜陵則開口道:“村長,您別費心了,我們真的不留下吃飯了,喝口水就走。”
“您看來都來了,飯菜就要好了。”村子急忙挽留了一句。
姜陵搖了搖頭,道:“我們吃過了,還得急著趕路呢。”
村長見姜陵如此堅持,便也不勉強,點了點頭說道:“那您幾位先坐一下,我這就去找木岸談談。”
說著村長轉身就走,姜陵急著想打探三合會,便也沒說什麼。姜陵也沒急著進屋,打量著周圍。這時赫爾則說道:“用不用我到村子裡轉一轉?”
姜陵點了點頭,道:“別走太遠,在附近看看就行。”
赫爾轉身走出了院子,姜陵則坐在了院子裡擺著的一個竹椅上,竹椅上有著一個葡萄架,上面已經有了些青澀的葡萄。
小鷹又跑了出來,有點害羞地靠近了姜陵。姜陵笑著看著他,擺手道:“小朋友你有什麼事嘛?”
小鷹又靠近了一點,說道:“聽姐姐說,當時的法術是你放的?”
“是靈術。”姜陵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