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九霄與君謀> 章六十二、枝節橫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章六十二、枝節橫生 (1 / 2)

別人家的地盤不適合舞刀弄槍,周天熠每天早晨都會在屋前凝神提氣半個時辰,內外調和。秦頌出門前,有時會站在門廊下小看他片刻,而今日,這盯著他的目光有些陌生,周天熠收勢,向著不遠處還在猶豫是否上前的兩名侍女望去,目光一凜,“何事?”

他的聲音不大,但問得乾脆利落,氣勢和威壓在不經意間就顯露了出來,兩名侍女一驚向後縮了縮,不敢答話。周天熠意識到自己常態的反應好像嚇到她們了,語態又放緩,“兩位姑娘這般站著已久,是有什麼事情嗎?”

朝陽初升,逆光讓他的輪廓看上去更加柔和,兩名侍女相互看了看,這才提了提膽上去行禮,“鄒公子,我們家小姐有請。”說著,其中一人將手中的托盤舉到周天熠面前,裡面放置著一張玫紅色的請帖。

周天熠蹙眉,五顏六色的帖子幾乎都是宴飲邀約,在京周時,他的王府是拒收的,但是現在……現在他的身份不是昭王,只是個商客,借住在楚宅也不能拂了楚小姐的面子,正遲疑著,面前未舉著托盤的另一名侍女又溫言說道:“只是山間品茶,不會佔用鄒公子太多時間的,請公子賞臉移步。”

這麼僵著不是辦法,周天熠再一次感受到身份帶來的便利,也對先前秦頌明明戒備他卻仍順他心意而為的情態有所體味。左右看了看,秦頌已經出門,而沈不聞大概也不在,兩根救命稻草都斷了,他臨時也找不到恰當的理由推拒,只能收下請帖,示意侍女帶路。

楚沁玲把周天熠邀到了山間涼亭,與木質的雕樑畫棟不同,山石鑿砌而成的涼亭顯得有些笨重,但石出同源,遠看卻能與群山融為一體。

熟悉昭王的人都知道,周天熠並不喜與陌生女子獨處,更何況面前的楚沁玲還帶著濃重的感情性和目的性,相處起來不得輕鬆不說,還得時刻警醒著。

“楚小姐邀約,在下不勝榮幸。”周天熠口頭是這麼說,但站在楚沁玲面前也只行了個草率的點頭禮。

“沁玲觀今日山氣極佳,適合品茶,便想邀鄒公子一敘。公子願賞臉,沁玲感激!”楚沁玲直接略過了周天熠的“無禮”,起身同樣點頭示意後,邀請其相對而坐。

她今日的著裝較為嬌媚,髮間的蝴蝶簪在朝陽下翩翩舞動,圓圓的臉蛋上更是畫了個小豔妝,看著既有十五歲的靈巧又有成熟的嫵媚,這特別的打扮,是狠狠下了功夫的。

周天熠無意楚沁玲的盛裝,側頭向山間瞥了瞥,雲開霧散好風光,微微笑道:“今日確實山氣極佳,楚小姐這是要親自煮茶?”落座時他就看到了石桌上一套精緻的茶具,如此而問只是為了找個合適的話題以避免兩人無話可說的尷尬。

“沁玲茶道不比……沁玲茶道粗淺,怕是要讓鄒公子笑話了。”她的茶道不及秦頌,但楚沁玲本能地不願在周天熠面前多提起自己的表姐,她們只相差兩歲,她的表姐卻在前進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遠,直到現在,她望塵莫及。

小時候她喜歡秦頌的大度寬容和冷靜自持,這樣能撒嬌被寵愛的永遠只有自己,可現在她對她的大度和冷靜感到厭惡,彷彿這個家裡,只有她是最不懂事的,只有她還被當做小孩子看待。

“楚小姐謙虛了。”周天熠瞅著楚沁玲嫻熟的手法,說的不是虛話,茶道是士族大家女子的必修課之一,但實際上……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秦頌的茶道聽她本人說,是為了與人商談順利才特意學習的。

婚嫁之後再用茶道的婦人不多,頂多算是與夫君間的情趣,可正室嫁娶,真正稱心如意的又有多少呢?

楚氏三代都不像為官之人,為何會要求楚家女學習這個?

周天熠正思考著,他跟前的茶碗裡就半滿了茶水,他捏著小茶碗嗅了嗅後,才飲了一口,“楚小姐的茶道是從小苦練的吧,不然不會有如此技藝。”

“雖是家中要求,但學習了,也算一門技藝。”楚沁玲手上的動作不停,輕笑著回道,隨後馬上問起了自己想知道的有關“鄒公子”的事情,“公子是何地的商客,為何擇豫巖行商?”她極少出門,但也知豫巖是前線,貨物販賣並不景氣,要做賺錢的買賣不容易。

“在下京周人氏,數月前在京周與秦小姐相識,本無意豫巖商路,但秦小姐似乎對這裡另有看法,在下不過是跟著來看看。”他回答的自然是假話,只是又真的摻進了他與秦頌相識的經過,路邊偶爾得見是緣,流水宮宴秦氏也在邀請之列大概就是分了吧,有緣有分,定會有始有終。

“那公子看出什麼來了嗎?”楚沁玲信以為真,順著話就天真地問了下去。

“這個……”

見對面的人有所猶豫,楚沁玲馬上意識到,她問得太急,他人家的產業之事,哪能隨便透露,於是低了低頭輕言,“沁玲唐突了,沁玲自小就沒出過湘城,鄒公子還是與我說說豫巖之外的風光吧?”

周天熠沒想到自己片刻的遲疑會產生這種誤會,不過這樣也好,他本來就不是商人,要他毫無準備就把一地的商路說得頭頭是道,難保不會露出馬腳。坐在對面的女子被養在了閨閣中極少出門,若只是說說各地風光,那他還是見識廣博的,“楚小姐真想聽?”

楚沁玲點頭,眼中滿是期待。

“鄒某早年隨家父在淮揚經商,淮揚是四方南部的明珠之地,四季分明,江河遍佈,聽說那兒從前是以船代步,到了後來築起官道大路,當地人才普遍用起了馬和馬車。在下與父親在淮揚住了一月有餘,恰逢淮揚雨季,氤氳之氣瀰漫,出門總要帶著傘,也算別有一番風情了。”

周天熠循著記憶而言,雨季的淮揚多有江河決堤,父皇每一年都在下令加固江堤,可這堤岸就是年年都有地方被沖垮,因而那一年,他的父皇力排眾議,親自在雨季下淮揚,至於他……是順帶著被捎去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