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傢伙,軍卒們沸騰了,能讓皇帝知道自己,自家祖墳得冒多少次青煙!不論李信如何維持秩序,竟然嗡嗡的亂了好一陣。李信很滿意,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就是要給所有都製造一種感覺,能被選拔進入擲彈兵營,是三衛軍中乃至大明軍中的最高榮耀。
“來呀!把他們的頭盔都換了!”
直到軍卒們的情緒逐漸平復下來,李信便招呼人將他們的穹形頭盔都換掉。早有人推著幾個大車,裡面亦是一種形狀奇特的鐵盔。
普通頭盔不同的是鐵盔的頂部多了一個銅製的尖頂,閃閃發亮。
好傢伙,軍卒們眼睛都瞪的滴流圓,這種尖頂只有將軍的頭盔上才配備了,沒想到這些尖頂頭盔竟然是給他他們裝備的。
李信偏偏就要在規格上顯出擲彈兵的不同,是以才使出了提升待遇與地位的雙重手段,不遠處的高時明看到眼前一幕則暗暗搖頭,李信這是在胡鬧啊,上至官員勳貴,下至販夫走卒,在著裝上朝廷都是有著嚴格規範的,李信如此做是明顯的逾矩,深究起來可大可小。
但是三衛軍和李信都是他高時明手中翻身起家的本錢,他怎麼可能自斷臂膀呢?但是這種事他還是少參合為妙,萬一將來有個萬一……自己跟著吃了掛落……想到此處,高時明左右瞧了幾眼,見沒人注意他,便咳嗽了兩聲,低頭溜了回去,躲為上策。
擲彈兵所擁有的獨特武器便是,由艾伯特改良過的開花雷。這種開花雷在縮小了提及的同時,增加了爆炸威力與穩定性。使開花雷每人可攜帶的數量由兩個增加到了五個,點火方式亦有不穩定的火繩改為以燧石發火的機構。
擲彈兵在攜帶開花雷的同時,又要攜帶和普通火槍兵同樣的裝備,火槍,彈藥,以及雁翎刀,一樣都不少。因此在體力上便要格外的注意,要強於普通的火槍兵。而這種開花雷需要投擲,便又使得擲彈兵還需要有過人的膂力。直到此時,軍卒們才恍然,為何選拔軍卒還要求身高體重和膂力。
當然,擲彈兵營雖然成立了,卻還需要進行一定的訓練,這種開花雷威力不小,此前他帶的幾支隊伍都曾使用過那種未經改良的開花雷,經常有雷引著了可投擲手卻慌了神,將雷扔在自家隊伍中而造成烏龍傷亡的例子。
果不其然,訓練的第一天便發生了三起這種傷及自家的例子,第一起張石頭就在那個失手擲彈兵的身邊,及時將其拉開,才避免了傷亡。但是,其他兩個人就沒如此幸運了,結果被當場炸死!
擲彈兵們這才意識到這種武器的威力與恐怖,再不敢掉以輕心…..
……
寧武關內外硝煙陣陣,關牆上彈痕斑駁,吳山站在敵樓之上遠眺北方,胸中意氣起伏,出了這外三關的寧武關,前邊便是大同府。闖王劉國能令他與大軍會和,左右呼應前進,拿下代州之後一舉蕩平紫荊關,最終劍指大明京師!
吳山自有他自己的想法,與他人做綠葉的事,自然不是其風格。所以,他繼續北上拿下了仍舊掌握在明軍手中的寧武關,晉王一路北逃,進入了大同府境內。而他的目標亦由晉王變成了代州的李信。
“我說吳兄,咱們費力拿下這寧武關有甚用?闖王有令,可是讓咱們配合大軍拿下代州啊!而且還有一件事,咱們的軍糧快斷了,如何辦,還須吳兄拿個主意!”
吳山翻了翻眼皮,看了孔有德一眼。
“能如何辦?老規矩,照舊!”
孔有德點頭,算是表明,自己知道該如何辦。所謂老規矩即是到一處搶一處,這是流賊補充軍糧與人馬的不二法寶,吳孔二人亦繼承了這種流賊中屢試不爽的戰術。
一夜過後,寧武關所在的寧武衛片瓦不留,人畜一空。隨著太陽冉冉升起,黑壓壓的洪流似蝗蟲一般蜂擁出了寧武關,直奔北方而去。
代州城厲兵秣馬的李信突然接到了遊騎的警告,太原北上的流賊大軍再次行動,由忻口直奔崞縣與代州方向而來。崞縣乃是代州之門戶,先前守崞縣的流賊守將聞風即降,李信亦派了百十人坐鎮,現在看來是時候增兵了。
誰曾想調兵的命令還沒下達,便又有軍卒連滾帶爬的來見李信,張嘴便是帶著哭腔。
“大帥,大帥,不好了,崞縣,崞縣丟了,那流賊降將造反了!”
李信腦中翁的一下,身子前傾,流賊的動作好快,剛剛遊騎來報有了異動,結果崞縣那邊就起了反覆。他還是輕敵了,小瞧了那崞縣的流賊守將,只可惜了他留下的百人都是百戰老兵,只怕已經凶多吉少。
可隨即那報訊的軍卒又說出了一個讓李信匪夷所思的事實。
“那流賊頭目還算仁義,將咱們弟兄都綁出了城,只,只有一個兄弟丟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