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坐上攝政王的位置後為了分化來自八旗內部的反對力量他大肆起用了不少漢人作為身邊的爪牙范文程就是其中之一他甚至還為此人編造了一個北宋名臣范仲淹之後的出身
“攝政王明軍出現在朝鮮國平安道此事萬萬不能一筆帶過”
范文程十分清楚攝政王的想法為了這次伐明他已經準備了兩年眼看著秋收就要結束再有一個月就可以出兵了偏偏又鬧出了這等事來這事擱在誰身上都會惱火的不行更別提急於在大清內部以軍功建立絕對權威的攝政王了
但若因此而倉促出兵那才是致命的隱患所以便極力勸阻攝政王必須在穩定後方朝鮮國的前提下才能南下發明
“如果因為朝鮮國內亂耽誤了出兵日期又該如何應對”
多爾袞的面色很難看聲音也硬邦邦的
“如果是這樣奴才建議攝政王寧可明年出兵一定要先解決了朝鮮國這個亂源”
多爾袞斷然搖頭站起來在屋子裡來回走了兩圈這是他的習慣一旦遇到難以抉擇的問題他便如此以排解情緒
“朝鮮國的亂源要解決一個月後的出兵也不能耽誤”
出了攝政王府范文程邊搖頭邊嘆息自打成為權傾朝野的攝政王以後多爾袞越來越獨斷以眼下的形勢任誰都看得出來絕不再適合貿然出兵
而且朝鮮國平安道出現的明軍也未必是空穴來風早在數日之前范文程就收到了他那同宗兄弟的書信信中曾隱晦的提及發覺有明軍在對岸活動
在范文程的意識裡即便朝鮮國出現了明軍那也只能是偷偷摸摸的私下行動誰又能料得到到了晚間就有新安府當地部落派來的信使哭天搶地的控訴明軍在鴨綠江邊明目張膽的放炮還殺了不少滿人請攝政王為他們做主
多爾袞為此大發雷霆他不相信明軍會如此猖獗亦或是他不相信明軍有這種能力和膽量敢於孤軍深入到朝鮮國中他直以為這是當地的部落為了名正言順的擴充本牛錄而在向朝廷施加壓力
為此多爾袞差點令人將那些哭天搶地的部落使者轟到衙門裡交由皂隸一一審訊
范文程被召來之後他再次力勸多爾袞“此事確如攝政王所料不可輕下結論不如遣得力之人往鴨綠江左近詳加探查一番另一方面朝廷應當立即遣使往超過責問閔氏”
聽到范文程提及朝鮮國亂源首惡閔氏多爾袞當即打斷了他的話
“閔氏李氏叛臣如果大清國對他予以承認豈非是姑息縱容反賊何況李氏已然臣服若大清身為宗主國不為其做主今後還如何立信於化外番邦”
范文程的看法比起多爾袞則要實際的多李氏一直對大清國陽奉陰違表面上臣服大清但一直在暗中與明朝眉來眼去這也一直是一個位於大清國後方的不穩定因素現在閔氏站出來除掉了李氏豈非做了他們一直想做的事嗎
現在最合適的處置手段就是立即遣使往朝鮮國一方面拉攏閔氏一方面探明閔氏的態度
“現在朝廷急於伐明便更不能輕易去動閔氏難道攝政王有意再次出兵朝鮮國”
多爾袞洩了氣“你說的對但本王就是咽不下這口氣準備了兩年時間偏偏事到臨頭竟被朝鮮國那跳樑小醜攪合了”
范文程勸道:“也不盡然畢竟出兵還有一個月的時間還是要儘快探明朝鮮國明軍虛實如果是空穴來風出兵伐明就可照常不誤”其實他沒有將後半段說出來如果不是空穴來風幾年無論如何都不能出兵伐明瞭
其實多爾袞何嘗不知道其中利害但鎮守山海關的明朝重臣孫承宗剛剛於月前死去山海關內乃至明朝內部都人心惶惶如果今年出兵定能收到奇功
若等到明年明朝內部傾軋落下帷幕豈非失去了這大好的良機
發洩過後多爾袞恢復理智尋思了一陣緩緩道:“既然如此你就親自去一趟朝鮮國看看平安道究竟有沒有明朝的軍隊”說到此處多爾袞的面色驟然變得狠厲“如有明軍果真出現在平安道就足以說明閔氏與明朝多有勾結早晚本王要滅了閔氏”
范文程見多爾袞終於鬆了口便讚了一句:“攝政王明斷”
范文程以大清國皇帝欽差的名義帶著五千漢軍步騎離開了盛京一路向東往鴨綠江而去不過步卒走的慢范文程心急之下便帶著騎兵先走一步僅僅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就趕到了與朝鮮國平安道一江之隔的新安府
到了新安府范文程才發現現實的問題遠比他想象的要嚴重的多
新安府竟然連知府都丟了又急又怒的范文程立即召集了新安府的各級官吏訓話責問他們為何不早早向朝廷稟報丟了一地的父母這麼大的事居然也敢隱瞞難道是嫌脖子上的腦袋太舒服了嗎
新安府的一眾官吏立時就叫屈喊冤“欽差饒命下官等早就派人往盛京去報信難道難道朝廷沒收到信嗎”
范文程並未多想只以為這些官員一個個都在推卸責任但事已至此就算立時將他們都砍了腦袋也於事無補如果新安地方的報信能夠早一步送到攝政王的案頭也許說不定會促使攝政王下定出兵朝鮮國的決心
其實從閔氏禍亂朝鮮國取代李氏成為朝鮮國國主的訊息剛剛傳到盛京時范文程就已經預感到今年的伐明計劃恐怕也付之東流了而討伐朝鮮國必然將提上日程
如果閔氏當真臣服大清國他在取代李氏的第一時間就應該上表請罪臣服但事實卻是直到現在閔氏仍舊沒有隻言片語送到大清國非但如此甚至還傳出了明軍在平安道出現的傳言種種跡象都表明局勢在往更壞的方向發展
而新安府眾官員的話則讓范文程有五雷轟頂之感
“欽差容稟明軍之說絕非傳言就在昨天他們還在鴨綠江邊放了一天的炮抓了抓了不少滿人然後又回去了”
直到這時范文程終於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這哪裡還是什麼疥癬之疾分明是明軍打算擅開邊釁啊
范文程當即屏退了眾官吏將自己關在書房中給攝政王多爾袞寫信但信寫好了以後他又猶豫了
現在一切情況都是從外人之口中聽說而來他本人並未親眼見過也未曾取得切實的證據如果冒然寫信回去只怕不妥
於是次日一早范文程帶著點起一千漢軍旗勇士親往鴨綠江邊一探虛實此時正值深秋時節漫山遍野的黃黃綠綠明明是一派絕好的風光奈何這位北宋名臣之後卻沒有半點欣賞的好心情
沿著鴨綠江走了半日他沒有任何發現
幾經考慮范文程斷然下令在一處淺灘渡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國平安道如果果真有明軍相信一定會與之碰面的
此時的范文程與絕大多數的滿清官員一樣不大瞧得起明朝的軍隊認為身邊帶著一千人足以就算遇到了十倍於己的明軍他也不怕以明軍今時今日的戰鬥力早就不是萬曆年間那般呼風喚雨的成色了
現如今的明軍早就被其國中的反賊折騰的精疲力竭就算前幾年異軍突起殺出了一支三衛軍來這幾年不也一樣是銷聲匿跡了嗎聽說明朝的糊塗皇帝又起用了楊嗣昌那個半吊子加上孫承宗終於壽終正寢明軍若想在沒有後援的朝鮮國大有動作簡直是難上加難
範文正有所擔心的其實是朝鮮國朝鮮國雖是小國但畢竟有人口百萬若在明朝的挑撥下舉國反對大清只怕大清一兩年內都休想再伐明瞭
一直到了太陽下山范文程也沒遇到一個像明軍的人朝鮮國的山中獵戶倒是抓到了不少但經過簡單的審訊之後又都一併放了畢竟難為朝鮮國的百姓對大清並沒有好處他也無意拿這些窮苦人開刀來警告犯上作亂的閔氏
但是范文程還是從獵戶的口中得到了一條有價值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