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卻沒有一人請辭,整個文華殿突然之間又鴉雀無聲了。李信搖頭苦笑,看來還是自己的臉皮太薄了,這些老傢伙們捨不得內閣的那幾把椅子,幾張桌子啊…
這等戲看的好沒意思,李信的主意已經打定,這就回山西去,不想在這烏煙瘴氣的京師多住半日。
“臣李信有本啟奏…”
李信主意打定之後忽然就跪了下來,這卻將御座上的朱由檢驚了一跳,李信是來受封的本不須發言,如今竟還跪請陳奏,莫不是有甚委屈?朱由檢當即便大手一揮,“說…”
“臣想即日便返回山西,畢竟臣的職守之地在太原,已經出來近半年,心中實在憂慮……”
朱由檢萬沒想到李信竟然主動提出來要回山西,本來還想留李信在京師另有任用,他覺得李信留在山西真真是大材小用,如今的薊遼和中原才是統兵之將大顯身手的地方。而且,在得知李信竟然奇襲滿清都城又全身而退的訊息後,他的心裡一個從未生起過的想法竟逐漸成型了。
遼東邊患到現在二十餘載,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明軍更是養成了談韃子而色變的怯戰心理。原本對遼東局勢,朱由檢只求維持穩定便可,集中精力肅清內部流賊才是重中之重。
但隨著楊嗣昌在河南陝西等地連連報捷,如今韃子舉國進攻又遭挫敗,什麼滿萬無人敵的所謂神話被一舉摧毀,朱由檢竟然就起了滅清之心。所以,他打算以李信坐鎮遼西,總覽滅清之戰。
朱由檢也深知,滅清之戰提出來容易,但是若要任命一位武將督理兵事,這些內閣大臣們肯定會一個個迫不及待的跳出來行掣肘之事。也因此,他才想到了將相對比較聽話,又善解人意的周延儒召回京城,重新啟用。
只沒想到李信居然急著返回山西,在他看來山西那個地方已經沒有兵亂,聽說治理的不錯,搞了什麼玉麥,居然也小有收穫。其他省份顆粒無收,只有山西產出了糧食,至少不用朝廷撥款賑災,算是大功一件。
此前,有人以山西開荒地,聚民耕作,又私除稅卡來參劾李信。但在朱由檢看來,這分明就是栽贓陷害,李信不過是帶兵的武將而已,此前又是馬賊一個,細數那些開荒聚民,等一樁樁舉措,分明是隻有經世致用大才之人才能做得出來的。所以,朱由檢的目光便一直放在了太原知府田復珍身上。他知道此人是進士出身,又因為得罪了同僚才被人藉故貶到了北地。
這種人不善交際,正是經世致用之才的上好坯子。因此,朱由檢斷言,山西的種種舉措,只怕十之七八是出自此人之手。不過此前既有此人不過臨時任職太原知府的任免,一年期滿之後,便自行免職。
事到如今,朱由檢竟起了愛才之心,這等經世致用之才,做個太原知府是委屈了,便已經起了啟用此人為山西布政使的打算。至於現任山西布政使劉令譽,此人都察院出身,並沒有任職地方的經驗,就其半年來的表現看,也是難當其任,不如召回朝廷。
朱由檢正在盤算,如何想個理由將李信留在京師,卻聽範復粹的聲音又傳了過來。
“啟奏陛下,臣有本奏…”朱由檢不置可否,範復粹跪在地上便自顧自的說道:“晉王郡主早就過了及笄之年,年初許以鎮虜侯時曾因大戰不得已延緩婚期,如今北地韃子退卻,中原亂賊逐漸平息……”
本來置身事外一直在看熱鬧的李信,在聽到範復粹突然祭出的這一計殺手鐧之後,頓時便目瞪口呆。倘若此時便讓他與晉王之女新樂郡主完婚的話,別說回山西了,就連三衛軍都得拱手讓出來。
一念及此,李信立時便驚起了一身的冷汗。範復粹這一招好歹毒,他禁不住有幾分怨恨,這老頭子並不像張四知等人是個只謀私利之徒,卻何苦總是為難自己?
與此同時,丹墀之上的大明天子朱由檢亦是難抑心中憤怒,如何朕想啟用一名武將就如此之難嗎?非要把朕滅清的計劃攪合沒了不成?
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405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