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明賊> 第五百四十章 內臣建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四十章 內臣建言 (2 / 2)

“萬歲爺,可是在為白日殿上之事煩心?”

朱由檢放下湯匙,與粥碗碰觸發出了清脆的聲響,在空蕩蕩的大殿中迴盪起來。眼見皇帝默許,王承恩繼續說著:“審訊李將軍親兵一事,老奴認斗膽,以為司禮監並不宜參與其間…一者,內廷與外廷向來不睦,若為此挑起內外廷間的爭鬥則因小失大,屆時甚至可能演化為為了爭而爭,這真相與否反倒會被忽略。二者,若審不出真相,豈不是姑息養奸了?這還在其次,若不懲處為惡者,後患無窮……”

其實朱由檢今夜所憂慮者正是王承恩所言,就本心而言,他對李信是信任的,就算他聽說了其麾下親兵燒了永平城樓,亦沒打算治罪於他。但李信帶著大軍不告而別錦州,行止異常,就由不得他不多心了。

這半夜間,朱由檢的腦中有兩個聲音不停的反覆交纏著,一個說李信有了異心,一個說李信另有隱情。這讓本就優柔寡斷的他更加無所適從,可這等事又豈能與旁人商量,只好一個人在胡思亂想。

反倒是王承恩的這一席話使他茅塞頓開,是啊,他需要真相,實實在在的真相,而不是朝臣們鬥爭妥協之後的結果,如此交給三司或者內閣,似乎都有所不妥。

“你且說,司禮監不合適,誰參與進來合適?”

以朱由檢對王承恩的瞭解,他既然能說出這番見解來,就絕不會是簡單的推卸差事,後面一定還會有所建言。

果不其然,王承恩跪倒在地,“老奴斗膽,如果說得不對,萬歲就權且就當聽個笑話……”

朱由檢性子急,將他長篇大論的事先請罪之辭打斷,直接令其講說重點。

不過王承恩卻不打算直接說,而是問了朱由檢一個問題。“萬歲爺可曾記得今夏的死刑複核,刑部兩次打回了萬歲爺硃筆勾決的犯人?”

此事不提便罷,提起來朱由檢就一肚子火氣,刑部尚書劉覺斯竟然兩次打回了他的勾決,這不等於變相指責他草菅人命麼?但此刻他哪裡顧得上這等雞毛蒜皮的事情,煩心添堵的事多了,如果事事掛懷上心,他恐怕早就氣死了。

“此事與審案何干?”

王承恩則固執的說道:“老奴推薦一個人,便與此事想幹…”

朱由檢心中有些失望,順口便問道:“可是劉覺斯?”刑部尚書劉覺斯是個老好人,如果讓他來審牽扯甚廣的牛蛋一案,審出來的也必然是個糊塗案。

“非也,乃太原籍致仕大學士張方嚴…”

“張方嚴?”張方嚴其人他有印象,天啟朝曾做過半年的大學士便致仕回了老家,似乎能力平平,沒什麼出眾的地方。不過能在黨政激烈的天啟朝做到內閣大學士,不黨不附又能全身而退的便屈指可數了。按照經驗這等人也定然是那種八面玲瓏之徒,豈能為他查出真相?再說,此人身在太原,又在李信的地方,誰能保證兩人不勾連一起。

朱由檢不解的看著王承恩等著他給出一個合理的答案。

“萬歲,老奴所言刑部打回的兩次死刑勾決,便是張方嚴一力主張申訴的,單單為此,他便不遠千里,不顧路途顛簸,親來京師奔走,這才救下了兩條無辜性命…”

哦?朱由檢似乎有點印象,那兩名人販的確是太原民籍,卻料不到張方嚴竟能為百姓有此心氣。

“李信在山西時曾請出致仕在家多年的張方嚴,尤其審案斷獄,倒也清理了不少山西冤案,此番進京爭這死刑複核,便是與刑部交涉不果的情形下才慨然隻身赴京的。所以,老奴認為張方嚴此人是個合適的人選。”

……

遼東巨流河南岸十方寺,此地乃是滿清與東蒙古的交界之地,因此滿清朝廷在此堡設下超過三千人的守軍。城守尉德克濟克駐守此地已經年餘,在這等鳥不拉屎又輕易沒有戰事的地方形同被髮配,這位章京自是憋了一肚子的不得志怨氣。

忽有戈什哈稟報:“鑲黃旗甲喇額真色克圖來了…”

身為鑲藍旗的德克濟克自然聽說過色克圖其人,此人乃是太祖長子褚英的遺腹子,先汗皇太極對他很是重用,年紀輕輕就已經受封貝子身居高位,卻不知此人來十方寺這鳥不拉屎的地方作甚。

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405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