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明賊> 第四百八十章 推心置腹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八十章 推心置腹 (2 / 2)

……

錦州,李信拉著孫鉁和他談了整整一上午,從高陽到山西又到錦州,說起來這一年的經歷卻是讓人唏噓不已。

“李將軍為國事奔走,孫鉁看在眼裡,心裡卻是著實敬佩的緊,說起來慚愧,多少飽讀聖賢書的舉人進士們都沒這般心志…大明啊……”孫鉁沉默半晌才緩緩道:“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

“你們武人其實也好,用不著操心朝廷上那些爛事,就說錢糧這一節吧,大軍動與不動每一天都要耗費糧食數以萬計。你們便只管打仗,可這大明的家卻不好當啊。都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現在你我就是那巧婦啊…”

本來說的好好的,權且閒聊,孫鉁如何又往朝政上提了起來?再說,這也不是一個文官該與武人說的事情啊。

“二公子的意思是,朝廷沒錢了?”

李信對孫鉁一直保持了在高陽時的稱呼,孫鉁似乎也不反對,甚至還有欣然接受之意。或許在孫鉁看來,李信稱他為二公子,正是此人念舊的表現。一個武人雖然不能強求他講究官場禮儀,而孫鉁最為看重的還是內心勝於表面吧。

“孫鉁守在母親大人跟前四十餘載,到現在才出來做官,雖然時日尚淺,卻是知道朝廷根本就是一個大泥潭,一腳踩進去就算你想拔也拔不出來。在這大明朝想做點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事,便不能秉持聖人那一套出淤泥而不染,是要和光同塵的,是要同流合汙的…”

李信心道,你才看出來,想在大明朝做點事就得先搞政爭,把反對的人都踢出去才不會有人掣肘。這一年來,李信在山西為官,自是深受其害,深有感觸。

“二公子何以如此悲觀?大明朝不是也出了個海瑞嗎?”

“海瑞?清則清矣,剛則剛矣,卻是於時局無補。”

李信沒想到,孫鉁的看法居然更貼近世俗,一味的剛猛而不知妥協,最後可能什麼事都做不成,就像海瑞一樣,就連能臣如張居正者都十年而不用之,如此便可見一斑。

“堯舜禹湯,聖人那一套讀書立說可以,拿到朝中來做事卻是不成了,這也是孫鉁因何四十餘載不願出來做官的原因所在。”

孫鉁如此推心置腹,讓李信大為感動,或許他真的將自己當作了一個普普通通的武夫,以為自己聽不明白吧。但隨即李信便否定了這個想法,連他自己都會相信的。

“今夏大旱,糧食絕收,今秋和明春怕是又要餓蜉遍地,朝廷又連連加徵餉銀,百姓們苦啊,弄不好明年又不知有多少百姓被逼到流賊那裡去…”

這番話若是在朝中說出來便是大逆不道,可李信卻清楚孫鉁說的是實情,不過,這一點李信是早就有所準備了。

“二公子,別的省份不敢保證,至少在山西,今秋和明春不會出現餓蜉遍地的慘況…”

孫鉁大為奇怪,看向李信。

“哦?如何這麼有信心?難道今年山西的雨水豐沛不成?”

李信搖頭,“非也,今年山西一樣大旱,幾乎是滴雨未下…不過山西今年搞了龐大的灌溉工程,又改種了玉麥這種高產作物,雖然收成未必及得上豐年,但一定不會出現青黃不接的慘況…”

孫鉁似乎大吃一驚,又詳細的詢問了李信是如何修建的灌溉工程,這玉麥的特殊脾性與產量,問的很細,李信答的也很細。直到此時此刻,他才恍然,這李信除了能帶兵打仗,居然還是個經世致用之才。

擱在唐朝以前,那絕對是出將入相的人才,可惜這是大明朝,非科舉出身的武人就算可以封侯拜將,也決然入不了內閣,掌不了政事,朝廷也斷然容不下他繼續料理民事。

種種念頭在心中起伏,久久竟然又頹然一嘆。

“二公子何以嘆息?”

“孫鉁只怕此戰之後,李將軍……”孫鉁忽而一掃滿臉的憂慮,轉而振奮精神道:“不說這些了,韃子眼看便要圍城,更是勢在必得,你我可要準備好了應對這一難關…”

忽然有軍卒來報:“孫中丞,孫中丞,出事了,洪部堂讓您趕緊過去呢…”

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405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