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該怎麼辦,很多敖漢部的人提議,立即趕回下水海大營,然後帶著部眾西去避難。別闊兒卻斷然拒絕,在經過了初時的震驚以後,他已經有了決斷。
敖漢部不能再如以往一般如夾縫中左右逢源而生存,眼下便是一個大大的機會,明朝總兵軍力強盛才會使得清廷如臨大敵,反過來思考,即便大軍三四萬,又權貴如雲,明軍便未必不能一戰。
與其逃命,不如賭上一把,將賭注都押在明朝總兵身上,大不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一夜行軍,天將放亮,東方的魚肚白也逐漸被草原太陽染上了一層紅黃之色。聯軍已經由一字長蛇轉換為左中右三軍,並行前進。隨著草原上的晨風,李信耳間似乎隱隱傳來了遠處的吶喊與廝殺之聲。
當是距離戰場越來越近了,只不知這一夜過去,那日蘇所率的聯軍殘部又如何了。探馬疾馳而回,“前方十里,烏珠穆沁部萬人大軍正與聯軍對峙…”
得報之後,李信略鬆一口氣,只要那日蘇還堅挺在圪兒海畔,此番戰鬥便有八成以上的把握。
“那日蘇還剩下多少人馬?”
“回大將軍,不足三千之數。”
這個數字讓李信有點意外,一萬對三千,以蒙古人之驃勇,不應該打成對峙的局面啊。
“走,前面高坡上去看看…”
李信帶著親兵衛隊離開中軍,親往草原高坡,盞茶功夫,馬隊便登上了坡頂,遠處圪兒海由於此前的大雨已經漲出了老大一片水面,於清晨中散發出了濛濛霧氣,籠罩在整個海子周圍。
雙方大軍於霧氣中排兵佈陣,拉開了架勢,烏珠穆沁部便像一頭鷹隼,虎視著孱弱的聯軍殘兵,但卻僅僅偶有幾支奇兵突出互相接戰,打成一團,但總歸是雙方都似乎保持了極大的剋制。
李信眉頭緊縮,陸九一直緊隨左右。
“烏珠穆沁部好大的胃口,這是想不戰而屈人之兵啊…”
草原上丁口珍貴,愛惜人力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但這種打法卻不是草原人的風格,總有一種直覺在告訴李信,指揮對方大軍的一定是漢人。
李信深吸一口氣,不管對方主將是什麼人,此戰都只能必勝,他已經決定對烏珠穆沁部的萬餘人側翼發起強攻,配合那日蘇部,然後一舉將其擊潰。
“傳令,大軍突進…”
傳令軍卒令旗揮舞,三衛軍中軍得到軍令之後轟然而動,兩翼蒙古步騎聯軍也跟著開始緩緩推進。
聯軍的出現果然使得烏珠穆沁部發生了變化,一部騎兵疾馳飛奔,直奔聯軍側翼。一幕幕被高坡之上的李信看在眼中,這種分兵的做法極為不智,李信決定不予理會,聯軍兩翼的蒙古軍會給他們有力的反擊,關鍵所在是中軍對其主力的衝擊。
與此同時,別闊兒沒命的狂奔,亦堪堪趕到戰場邊緣,他放棄了隱藏行蹤一路上飛馳直奔下水海營地,為的就是給明軍總兵報警,但還是遲了一步,在圪兒海正撞見了李信所率領的聯軍與烏珠穆沁部陷入決戰之中。
目睹此情此景的別闊兒欲哭無淚,他幾乎已經看到了聯軍即將敗亡的場景。
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405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