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開劉宇亮不說,李信一想起孫承宗即將被起復,內心便湧起一股莫名的興奮,恨不得馬上殺到高陽城中,將孫承宗請出來,好主持這黃河以北的大局。
多爾袞在高陽城周圍陳兵數萬,恐怕早就將這方圓十數里的地方控制的密不透風,想鑽空子過去談何容易?突然腦中靈光一現,被他活捉了許久的豪格一直都沒派上用場,何不將他抬了出來,誑一誑多爾袞。
……
高陽城外儼然已經成了大練兵場,滿八旗、漢軍旗每日便在城下操練一番,然後徐徐攻城,又徐徐撤退。多少個日夜以來這高陽城就像釘子一般頑強的釘在這保定府的版圖上。
多爾袞每每都想棄之不理,但又咽不下這口氣,在得知嶽託進展順利的情況之下,便令左翼軍在直隸西部一直到臨近山西的廣大區域劫掠,他則率領主力由保定府移駐高陽城外,何時將此城拿下,何時罷休。
大清軍圍了高陽城,但多沒有盡全力攻城,多爾袞判斷如果全力攻城,幾日之內拿下高陽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此一來損失至少要上萬人,對於這種彈丸小城來說,要承擔如此大的損失,絕對是得不償失。所以,多爾袞打算將高陽困死,直到他們挺不住或出城投降,或者被活活餓死。
可還沒等到這一天,就出了大事。河間府傳來訊息,嶽託竟然被明朝的一股殘軍給活活割了腦袋,如若這個訊息傳出去,對右翼軍乃至左翼軍士氣的打擊都太大了,同時對多爾袞既定的策略也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他就想不通,嶽託為何會從前線回到河間,期間雖然兩人有過幾次通訊,但都沒有討論過這個問題。如今出了問題,他真不知道該懲罰誰,
多爾袞在得知這個訊息以後第一時間對此事進行了封鎖,嶽託之死對外只稱是病故,同時傳令遠在武邑的杜度,令其暫代嶽託之職,勿須擔心後輪,全力絞殺盧象升孤軍。
幾天前,明軍的高啟潛率關寧軍奪回了高陽南部的蠡縣,正對多爾袞虎視眈眈,多爾袞便將計就計打算來個以逸待勞,等他來高陽再收拾他。
誰知高啟潛幾次佯動之後就縮在離縣城中,在沒有了動作。原本這都不算什麼,高啟潛既然願意縮著,就讓他縮著。可嶽託之死,使多爾袞下定決心,不論代價如何,高陽城必須儘速拿下。但是在全力進攻高陽之前,必須先把躲在蠡縣的高啟潛打趴下。否則萬一攻城到一半的時候,這傢伙來佔便宜,大清軍沒準要吃虧的。
為了做到萬無一失,多爾袞將矛頭直指蠡縣。可憐高啟潛尚不知,即將大難臨到頭。
就在這要緊的關頭,居然有人給多爾袞送來了一封公開信,對,沒錯,就是一封公開信。信是用弩箭於半夜時分勁射入清軍大營的有幾十上百封之多,等多爾袞發現之時,再想阻止者公開信內容的擴散為時已晚。
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封信讓多爾袞如此忌憚?信的抬頭便是公開信三個大字,其中述說肅親王豪格業已被俘虜,如果想救他的話就必須來做個交易,交易的內容呢便是清軍撤出高陽城。
多爾袞看到公開信的落款時笑了,這種風格的作為也就是他能想的出來。多爾袞身邊的近侍見多爾袞居然還能笑出聲來,於是向那信上瞟了兩眼,只瞧見落落款是歪歪扭扭的兩個大字,李信!這廝總能給人鬧出點“驚喜”來,卻不知何時才能將其徹底收服。李信給他製造了那麼多麻煩,又是詐降,又是鬧營,多爾袞仍舊沒有將其殺之而後快的想法。
但一提到豪格就讓多爾袞頭疼不已,他倒是希望明軍一刀抹了他的脖子,送回來一具無頭屍身,也省卻了諸多麻煩。那李信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用了所謂的公開信的形式,來與他談判。弄的盡人皆知,無形中就使他陷於了被動的局面境地。若是,李信派密使來,多爾袞會毫不猶豫的將之當場斬殺,然後封鎖訊息。
但眼下的情況卻正好相反,現在所有人都知道一個叫李信的明軍頭目擄走了豪格,並且漫天要價,以大清軍撤出高陽為條件相要挾。多爾袞召集諸將,駁斥這封公開信很可能是明軍用以亂我軍心的詭計,肅王究竟是否在那李信手中,還在兩可之間。因此,在明軍沒有進一步動作之前,大清軍對高陽的攻勢不能放緩,出兵高啟潛勢蜷縮的蠡縣在必行。
儘管有拜音圖等一干大將的反對,多爾袞還是派出了多鐸親領兩千人馬直奔蠡縣做試探性攻擊,豈料那高起潛見到多鐸人馬出動,竟然連夜棄城而逃。多鐸無功而返。高啟潛佔了博野,很快又挪回了蠡縣。多爾袞很快發現,這個高啟潛就像一條滑不留手的泥鰍,想幹掉他可不容易。
但與此同時,李信又派來了信使,信使帶來了豪格在李信手中的證據,一隻扳指與一隻鮮血淋漓的大拇指。這信使乃是清軍的一個佐領,很不巧的是這個佐領隸屬於鑲黃旗,是以對多爾袞先天便不信任,這個證據被第一時間交給了拜音圖。
當拜音圖將扳指連同手指拍在多爾袞的几案上時,多爾袞的臉色要多難看有多難看。
“睿王殿下,如今肅王的扳指和大拇指都在這,總不能是假的了,趕快想辦法營救吧,否則回去又如何向大汗交代?”
儘管皇太極已經稱帝,但私下裡拜音圖和許多滿州權貴一樣,仍舊喜歡稱其為大汗。
“本王由始至終也沒說不救啊,只是在等一個機會,那南蠻奴傷害肅王,這是始料不及的,如今既然已經確認肅王在那蠻奴手中,咱們就來個將計就計。”
拜音圖聽多爾袞說已經定下了營救肅王豪格的計劃,也顧不得拆穿多爾袞的託詞,目露期待的問道:“如何將計就計?”
多爾袞雙手揹負,在中軍帳中踱著步。
“約定地點,撤軍,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