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是誰?”
李信並未多想,除了嶽託,豪格這一類,他已經想不出能剛讓他震撼的重要人物了,還值得陸九如此神神秘秘。
“王樸!”
“誰?”
當王樸兩個字從陸九嘴裡吐出的時候,李信並未在意,但此話在他腦中轉了一圈之後,頓時驚醒,王樸不就是那王十五拼了老命也要救下的大同鎮總兵王樸嗎?
隨即李信又壓低聲音問道:“確實可信嗎?”
“八九不離十,陸九親自詢問了一番,所答大致與那王十五描述不差。”
“帶他來見我。不,還是我去見他吧!”
倒不是說李信顧及王樸總兵的身份,才去見他。而是此時此地人都散的差不多了,他也該清點人馬儘速離開此地,嶽託逃回河間之後必然會派並前來追剿於他,肅寧已經很不安全,現在得有多遠便走多遠。
沿途只見一片紛亂,逃難的百姓散往四面八方,張石頭已經領著右隊的火槍兵出了肅寧城,正領著人四處放火,帶不走的財貨,寧可燒掉也不能被韃子掠走。
李信隨著陸九來到一處臨時圈起的僻靜之地,只見一個鬍子拉碴,衣衫破爛的中年人正端坐於地面之上閉目養神。這就是堂堂的大同鎮總兵王樸?
“李信參見大帥!”
明末時人會以大帥稱呼鎮總兵,李信此前與人閒聊時曾得知這個關節,所以便稱王樸為大帥。
王樸雙眼突然睜開,兩道銳利的目光立即使佈滿汙垢的臉上氣質為之一變。只見他連忙起身,在將起未起之時踉蹌了一下,以手拄地才算穩穩的起來,這應是身體虛弱之故。
“王樸謝過兄弟救命之恩。”言罷一揖深深到地。
李信連忙閃到一邊,以雙手將王樸托起,他沒料到這王樸不但沒有架子,禮數還頗為周到。只聽王樸繼續又問:
“還沒請教兄弟高姓大名!”
李信不怕別人對他傲慢無禮,偏偏怕人對他客客氣氣,即便對歷史上的王樸種種惡行極為不齒,對他印象極差,但人家和顏悅色,又頗為知禮的結交,他總不好沒來由的便翻臉不認人吧。
“姓李名信!”
“好,與秦時名將齊名,好名字!不知李兄所屬何軍?歸和人統轄?”
王樸一口一個兄弟叫得李信好生不自在,以往在高陽城中,最客氣的稱呼也無外是叫他一聲小兄,更多的時候是被那些老爺們呼來喝去,如今王樸如此折節,可讓他極不適應。
關於王樸的這個問題,李信認為沒必要隱瞞,編個謊言說自己是高陽軍參將,也要分物件是誰,人家堂堂鎮總兵一眼便可識穿這種小把戲。
“實不相瞞,李信所率領的乃是高陽孫閣部募集的民壯!”
但李信還是將孫承宗抬了出來,如此也算是名正言順,不至於被人家當成流賊。因為在這亂世,如果不是官府的兵,又沒有關防印信,私自成軍那就是造反的節奏。但抬出孫承宗就不一樣了,有了這位三朝老臣託底,任誰都不敢輕言。
王樸聽說是孫承宗果真態度便更不一般了,一連說了三個好。
“李兄年輕有為,又有勇有謀,果真不簡單,厲害,厲害!”
王樸一直打哈哈,也不說實質問題。李信忍了半天,終究沒忍住還是問了出來。
“不知大帥有何計劃?嶽託當會發兵肅寧,此地已經不宜久留。”
誰知那王樸並沒有回答李信的問題而是反問道:“李兄不如入我大同鎮,做真正的大明官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