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明賊> 第二章 定計高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章 定計高陽 (2 / 2)

李信這番表態慷慨豪邁,孫承宗恍惚又回到了在關外遼東,領兵禦敵。

“給你三日時間,將水泥弄來給老夫看,果真如你所說,築城事宜便按你所言。”隨即又衝棚外一名中等個頭的長衫中年人示意。“二郎進來!”

長衫中年人來到棚子裡畢恭畢敬的對孫承宗行禮,“父親大人喚孩兒來可有吩咐?”

孫承宗一指李通道:“這後生協助為父製造一種叫水泥的東西,二郎你就全力協助他吧。”說完又問道:“管制一說又作何解釋?”

這完全是一種虛心求教的態度,孫家二公子近十年來很少見過父親有如此態度來對待一位年輕人了,況且這人還是位囚徒,是以好奇心大起,也仔細的聽著他到底能說出什麼與眾不同的東西來。

“所謂管制就是戰時管制,主要內容有兩點。一是防奸,韃子善於派遣奸細,所以從今天起高陽城的人口流動一定要嚴格管控,以減少混進可疑人員或是內部人員被收買的機率。二是物資供應,從現在開始要做一個戰爭預案,一旦被韃子圍城,城內物資必須集中起來統一分配,從而更合理的利用有限的物資,以便長期與韃子鬥爭。需要注意的是,物資包括個人私有財產!”說到最後時李信一字一頓,因為將富戶的財產集中分配等於變相的掠奪,肯定會受到很大的阻力。

孫承宗頻頻點頭,李信說話的方式他很不習慣,但大概意思卻聽的明白,第三點是前兩點的補充與擴充套件,是保證持久戰鬥的一個前提,至關重要。但他還有一個顧慮,那就是遷民,遷徙百姓在歷朝歷代都是一等一的難題,目前就高陽而言,將百姓遷往何處便成了首要難題。沒等他問,李信先開口了。

“最大的難題是遷民,但只要解決方案合理,難題也會迎刃而解。”

遷民事涉複雜,說的如此輕鬆怎麼看都像紙上談兵,一旁雷縣令忍不住駁斥道:“先不說安置何地,百姓財產損失,祖居老人寧可死在租屋等等不一而足,豈是……信口雌黃的……”

李信赧然一笑:“這正是我要說的,遷民事涉複雜,非本地父母官點頭允許不可,我提個章程雷大人看看可行不。”

這一記高帽帶的雷縣令並不舒服,若在平時說他本地父母官的威望,自是得意萬分,但此刻代表的是責任,難不成由他來主持遷民,這是萬萬不行的,他還準備跑路呢。

孫承宗此刻眯起了眼睛一副洗耳恭聽的神態,侍立身側的孫家二公子也一副願聞其詳的神態,雷縣令將兩人神情盡收眼底,便將過分的話收了回來。

“首先我們要強調,遷民是臨時行為,韃子敗退以後,自當各還各家。其次,遷民期間各家損失由官府登記賠償。再次,遷居期間官府會給予救濟性補助,同時壯勞力在遷居期間有義務參與修城,官府按行情給予酬勞……”

沒等李信說完,雷縣令的臉都快綠了,立即將其打斷:“不行,按照你這種遷法,府庫的虧空十年也堵不住,這個法子不行!”

李信沒料到雷縣令竟然率先反對,這是出乎他預料的,雖然這麼做有些不計成本,但卻是達到目的的最佳辦法,畢竟一旦韃子來了,覆巢之下哪裡還會有完卵?再看孫承宗,仍舊是眯著眼一副思考的神態。

“怎麼不行?百姓是國家根本,一旦讓韃子掠了去,高陽人口這個虧空又是幾十年能填補上的?”

李信沒有這時代的尊卑意識,完全是一副爭論的姿態,但雷縣令卻掛不住了,一個囚徒敢如此頂撞他這個七品知縣,若不是看在孫承宗面上,早就著人亂棍轟將出去了。一張臉由綠轉紅,指點著李信氣的說不出話。

“老夫看可行,但遷往何處還是個問題啊。”

李信略一思索道:“這還需要知道高陽縣人口幾何,方可下定論。如數量適當,在高陽城中僻出一塊地方盡起數層高小樓自可解決居住問題。”

棚子內半晌沒人搭話,唯有一口大鍋燒的正旺,沸水咕嚕咕嚕冒著騰騰熱氣。良久,孫承宗道:“後生好見識,還未請教尊姓大名。”

雷縣令和孫家二公子算是看足了稀奇,返鄉重臣如此禮遇一個馬賊囚徒簡直是前所未有的情況。

“小子姓李名信。”

“可有字?”

“還沒有。”

孫承宗“唔”了一聲,他幾乎可以百分百斷定這李信為隱姓埋名的某家名門之後,時人以雙名為尊,試問稍有家世之人又怎會給自家孩子起單名?這種謀國的學問除非家學,絕不會外傳於人的。若是普通人家,又試問誰能教出個有如此見識的子弟?還有一點,如此一個青年又如何淪落成馬賊乃至囚徒的?這都是一個謎。

“二郎,帶這位李小兄去館驛,好生安排食宿。協助他儘快做出水泥,需錢要人儘管滿足。”

忽聽外邊馬蹄聲由遠及近,雷縣令舉目望去,喜道:“是朝廷快馬,定是京師大捷!”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