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重生之透視人生> 第181章 21世紀什麼最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1章 21世紀什麼最貴

一百八十一 21世紀什麼最貴

“95年,我和傑忠、小義第一趟來香港,去的地方第一個地方就是中環廣場:當時的中環及上環區可說是港島區的中心地帶,但上環是住宅區,中環區則為香港的商業、金融及銀行中心。在德輔道及皇后大道,國內外的名牌旗艦店林立如海,而大型商場更是繁星點綴、錯落有致那整個片區就是遊客及購物者的天堂。”王傑仁邊駕駛著轎車,邊回憶起兄弟三人,於2年前,第一次來香港的經歷。只是說著說著,王傑仁又講到了這段時間公司的註冊,尤其選址的事,“原先我們也考慮將公司的辦公地點定在那周邊的高樓大廈裡,租個半層或一層,但透過實地考察之後,忽然發現那租金實在貴的離譜;又考慮到咱們草創,業務相比那些知名的投行及資產管理公司,可比性幾乎為零;而且我們僅僅只需要一個“噱頭”,完成拉大旗的前期準備所以,我和王釗思前想後,最後另外選擇了地方,不過這樣我們前期成本的投入相對會少許多。”

“嗯,計劃只是計劃,它只是畫在紙上,而最終將他們落實在實處還需要人的行動,計劃裡面的諸多細節與面臨的重重困難還需要王大哥你們費心。當然對於這點我一點都不擔心,有王大哥親自坐鎮香港,白手起家的經驗與手段,咱們浙江人不比他們廣東、福建人差!這次我在廣州那邊多待了幾天,除去私人的原因,最大的驚喜就是傑義前後的巨大變化。他的能力,不是我故意抬舉稱讚他,其才能以前或真都被書本埋沒了。那麼短的時間就能將廣州的“輪子”轉動,不需要你我絲毫費心,呵呵呵,就憑這點,我敢斷定,他的潛力遠在傑忠之上,甚至還會強過王大哥你!”鄭玄麒邊看著窗外走走停停的同排汽車,緩慢卻又井然有序,邊聽著來自於前排司機王傑仁的話,思索之後認真說道。

“小義,他?”王傑仁雖然沒有自己親自問過傑義在廣州的狀況,但也從自己以前的那些“老人們”的隻言片語中聽到過一些傳聞。原本以為是他們顧忌到自己是他的大哥而故意說些好聽的話,哪知?若真像小麒說的樣子?嗯,晚上還是打個電話問問吧,畢竟已經有好段時間沒有徹徹底底地聊了,記得上次還是在討論是否綁到小麒的大腿上,兄弟三個徹夜未眠。

“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傑義就是那個未被挖掘出來的人才!”鄭玄麒忽然有感而發。而鄭玄麒這一突然一說,也將正在開車的王傑仁與旁邊的李彪拉入了疑惑之中。還好這時候香港的秩序,香港人的開車習慣為道路順暢提供了保障與安全。

“為什麼?”問話的是並不怎麼多話的李彪,因為他第一個考慮的物件就是自己的兒女,21世紀將貫徹他們子女的一生。

“21世紀將是一個知識經濟佔主導的世紀,大如國家小如企業、公司,人才是決定盛衰的關鍵,無外如此。這一點如果單單以中國的五千年曆史來舉例闡述,一定會舉不勝舉:遠的如范蠡、商鞅、郭嘉、周瑜;近的如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袁隆平等等。或許再過幾年,不,很快這種說法會盛行於世!但我現在想說的是另一個方面,這句話中的某種意思。”鄭玄麒非常明顯地說出了目的。

“育才、選才、用才?”王傑仁立馬接道。

“是的。咱們中國自古到今從不缺天縱奇才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從一個側面證明了掌握中國權利的既得利者從來不重視人才,尤其與社會文化科技相關的人才。封建制度的家天下決定了只有有利於他自己“家”統治的,他才會去重視,反之則棄之如履,尤其異族統治中國大陸之時最為突出。一個被滿人稱為康熙大帝的玄燁,連個戴梓、周培公都容不下,便是很好的證明;而同期的彼得大帝天朝向左,世界向右!如果將企業比喻成一個國家,它的培養思想還是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將第一流的人才往吃“鐵飯碗”的方向引導;它的培養體制,還是重學術,輕訓練,重量化,輕創新,用各種框框架子羅列限制。我相信這種企業,它的命運將永遠處於一種被動的局面,永遠被時代踩在腳底,不可能踏浪而行,引領行業向前,也不可能在所處的領域佔據最高發言權,甚至決定權。”

“國家大事,或許不是我一個青少年可以說一道二、胡說八道,甚至杞人憂天的,因為我站在了巨人身上才可以事後諸葛亮。不過公司與企業,我希望從草創之時,王大哥我們必須先要擁有這種共同意識。別的我們或許暫時比不了,但就意識這一層面,我們就早他們邁出一步。在他們或處於一種粗放型的思維方式之時,我們可以在粗放型之中需找出那集約型地的契機。”鄭玄麒最終將話對焦在了意識場面,這是他從王傑仁與王釗招錄那五人後,在觀察他們這一日的表現之後,才有感而發地藉機說出來的。人才爭奪,忠誠度培養都是從細節末節上去慢慢滲入,改變。物質不斷豐富的時代,人們對於各自目標價值地追求也將發生變化,馬洛茨的需求層次理論就很直白地向世人介紹了,人心思遷的變化。

“香港是個好地方,更是個人靈地傑的集散地,自然也誕生了很多了不起的家族企業、公司。前些日的百富勤(投行),它的乘勢而起,成功經驗,以及某些用人制度,王大哥我們都仔細探討過,而現在我們將要去的中環廣場,他的一個承建方新鴻基。我聽聞郭得勝老先生彌留之時留給了他們兄弟三人最寶貴的東西?就是對人要誠實,對人要友誠,同時對自己做的東西要有激情,而他們三兄弟也都是銘記在心,圍繞這三個原則去做事。”

“新鴻基,香港地產的龍頭,在廣州做生意的我們怎麼能不對他們的點滴進行過剖析,只是媒體評論上的,大多都是人云亦云。他們正如李一樣都是是香港的奇蹟,潮汕商人的領頭羊!同樣的家族企業,同樣的創業經歷,整整鼓勵了幾代人,多少人的拼搏奮鬥!不過像小鄭你說的郭老先生的寶貴財富,我還真第一次聽過。”王傑仁的思路一直隨著鄭玄麒的轉動而滾動,剛剛消化完之前的意識層面,有又轉到了郭家新鴻基,於是插話道。

而這時的李彪,明顯知識的層面沒有跟得上鄭玄麒的思路,於是選擇了靜靜地傾聽,傾聽這個帶給他心靈震撼的青少年。

“嗯,他們家族企業的成功,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歸結於:人才。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是家族自己的內因,而企業管理重用人才,以人為本是關鍵,選擇素質好的人才,且會好學不倦,不固步自封是家族用人的內因;同時,企業懂得將資金用在刀刃上,經常派精英骨幹到美國、歐洲、日本等去學習,學習最新的自己做的東西,然後儘快學成回來成功之後就將他們付之行動,形成機制與管理體系!他們的成功或許可以歸根結底於三十年的天地人時機地把握。不過,我們如今也看到了世紀時機,我想我們也一定會握住。”

“天地人時機?世紀時機!小麒,你說的不錯。先知先覺的人畢竟是少數;而有能力將它抓在手裡,更是少數中的少數;更別提站在時代之前的人,那隻能以鳳毛麟角來形容”王傑仁沉聲道,“大哥知道!時間,我們都很年青!”

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億萬,只在鄭玄麒一個月不到的操作之下便圓滿完成,而今日一個白日就進賬過億,是自己跟不上時代,還是小鄭踩著時代,一比便知。他年紀是小,但這胸中溝壑自己兄弟三人一個月不到的“押注”,終於第一次有了明確參照的物件。

中環廣場大廈,香港、亞洲第一高樓,374米,78層。遊客站在上面往下俯視,車水馬龍、人如螞蟻行軍,不由會心生感觸,這時候的人,真的很渺小;而一句恐高者不宜則時刻提醒著遊客們的心臟承受能力,卻也點出了生命的微末!不過當我們認真地踩踩堅硬的地面之時,你便會心生一種感嘆,感嘆現代文明的先進,金錢資本的力量,同時感慨人類群體智慧力量的偉大,尤其他那別於其他生靈的強大創造力!

“我是看著中環廣場慢慢建設起來的。只要每天抬頭仰望,就可以看到那座三面體的標誌性建築,一日復一日地變化。不過,說來你們可能不信,從它建成到現在,我還真沒上來過。”李彪尷尬地說道。每晚的絢麗多彩的燈光照射的是城市的繁華,但照不到生活在貧困線上下,人的辛酸苦辣——這是李彪的心聲。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