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8章 樓市

三十八 樓市

看著王釗出門,輕聲關門,王傑忠及秦錦榮依舊相互對視著,除去疑惑的眼神外,更多地是震驚的餘波!眼前的青少年已經成為了一個擁有千萬資產的富少。賬面上的資金,雖然是港幣,不是美元,可現在的港幣比大陸人民幣還值錢!

相比秦錦榮,憨厚的王傑忠心情則焦躁些,腦子一直圍繞著一個打消不掉的想法:若是當初大哥、三弟,直接將錢借給眼前的少年,不寫什麼借款,年利多少,多長時間還,反而以入股的形式參與,那現在最起碼自己三兄弟也能翻身成為千萬富翁,2000萬沒有,1000萬起碼有的,畢竟那300萬里面可是有我們兄弟一半的錢呀。現在這一個月不到的利息加本金?這巨大差額,即使小學生畢業,也知道,悔不當初!

可惜王傑忠沒有想到這一層,僅僅憑靠幾次的見面,幾次地交際,就能讓大哥、自己、三弟將好不容易拼下的身家財產借給一個還未斷奶的少年,那是多大的風險,多麼信任的舉動!雖然大哥徵求過自己與二弟意見,自己與二弟也支援大哥的決定,但小九九的心思還是有點,畢竟苦日子可不是那麼好忘記的。雖然還有那什麼小說作為抵押擔保

王傑忠更沒想到,鄭玄麒為什麼會一再要求他陪在身邊,寸步不離。說是藉口需要保鏢,實著是一種變相的雙保險,或許他大哥懂,小弟知道,可不包括他。在他的知曉範圍內就是鄭少需要人保護,因為這個青少年始終保持著一種警惕感,在自己看來彷彿有點苦行僧的習慣:與自己對搏,與那個秦偵察兵對戰,不求疼痛,只為實戰。

現在可不是古代,什麼帝王人格魅力,什麼主公恩重如山,基本都是瞎扯淡,盡信書不如無書!

秦錦榮則心思乾脆、簡單了許多。這個眼前的青少年如今儼然是自己,今後的金主了。自己將來是否富貴,完全取決於眼前的青少年!自己是被請來做保鏢的,雖然保鏢這行業沒從事過,但偵察兵出身的自己,也不是吃素的。“額可是得過全國軍事個人綜合比賽三等獎的。”秦錦榮在心裡默唸,“誰以後敢找眼前青少年的麻煩,那就是找額秦錦榮的麻煩,不弄死他,額就不信秦!”

“傑忠,你打個電話給王大哥,問下這幾天有空不?若有空,方便來一趟香港,時間最好明後天,說我有事找他當面商量!”鄭玄麒看著王釗關門離開後,轉頭對著面前還在神遊的王傑忠說。

“啊?電話?哦,知道了,我立刻打電話!”王傑忠愣住了,彷彿剛剛睡醒,迷迷糊糊地往門口走,卻沒發現他的手裡正握著傻瓜機,等走到門口,伸出右手拉門鎖時才發現,“呵呵,呵呵!”尷尬地笑了幾聲。

“錦榮,你也打個電話給陳哥,你的軍士長,他是老廣州,面廣,熟悉的人又多。可以的話,請他先幫個忙物色2套房子,要廣州白雲賓館附近的,最好新建不久的樓盤,面積儘量大點,有躍層最好。嗯,過兩天我們回廣州一趟,有些事情是需要加快速度了”

“我要做一回土豪。”鄭玄麒突然冒出了一句。

“土豪?”王傑忠與秦錦榮一聽,對視了下,腦中出現的共同想法是土豪劣紳,被打倒的物件,又不一而同地看向鄭玄麒。

··················

“不好意思,房子簡陋,請別見怪,請進,請進!”王釗開啟自家的大門迎著鄭玄麒兩人進去,說:“電話打了幾個,沒人接,可能當時我的內子去學校接小孩了,不過邵一鳴應該在,或許沒聽到。”

“你這房子應該有120多平方吧?有幾個房間?應該花了你們不少心思吧?”鄭玄麒進房後環顧了四周,典型的港式風格,色彩冷中帶暖,線條簡單卻不平凡,牆壁上貼上了許多小孩子的圖畫作品及比賽獎狀,一副家的溫馨感。

“香港這邊不像大陸,是以英尺為單位的,有1000平方尺吧,主要是自己的內子她負責佈置的!現在香港房價很高,最繁華的地段按你們大陸的算話都快到8萬一平方了,就連我們這,也漲到接近5萬一平米了。不過這段時間,因為移民國外的人一下多了起來,部分人開始折價出售,房價被拉了一點下來,但據我推斷,這個波浪很快就會過去,房價依舊會回到上漲的趨勢中去。”說起房子,王釗一副幸運卻又無奈的表情,“還好這套房子託我哥們的關係,在前幾年就弄過來的,不過這樣也花了我大半的積蓄,現在每個月都還在還貸款。如果換成現在再購房,我那些積蓄或只能付首付了哦,這次多虧鄭少,解了燃眉之急。”

“那是你應得的!付出多少勞動就應該有多少收穫!”鄭玄麒打斷了王釗的客氣話,問,“現在香港樓市真這麼火爆?”以前聽過97年的香港樓市如何如何火爆,但那都是道聽途說,或是在資料上看的,往往比不過現實的直觀。

“火爆?嗯!怎麼說呢,香港現在的樓市行情是:只要有人手裡有兩年的供樓款,就閉著眼睛開始在香港置業,這就是目前公認的“黃金定律”。”王釗接著說,“從1991年到1997年,7年間香港房價增長了4倍。現在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話:High Tech 就揩(從事高科技往往蝕本,Low Tech 就撈(炒樓就賺錢。經商獲利哪裡比得上炒樓投機快捷保險?”

鄭玄麒回想起,前世大陸那瘋狂的樓市,或許也就是從香港這邊照搬過去的。

歸根結底還是官與商的合作無間,讓各方獲取了利益,唯有那最後買單的“綿羊”需要支付那一年復一年的綿毛或者是······

衣食住行,樣樣離不開剝削!

“一鋪定輸贏,贏了就發達”的賭徒心態已經成為香港樓市的主流。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