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楊司令對於遊擊作戰有些獨特的看法,不知道是否可以不吝賜教一二?”
冷傑也是有心結交這位學長,至於對方的身份,他倒是不怎麼介意。
“怎麼冷師長也對游擊戰感興趣?”楊遇春有些驚訝。
“以如今抗戰的局面,若只有正面戰場的作戰肯定不行的,若是能輔以游擊戰,就能牽制不少日軍,使日軍無法全力進攻。
就像八路軍和新四軍,在敵後戰場發展如此迅速。可惜就是沒能跟正面戰場很好的配合,不然北方的抗戰局面不會如此。”
冷傑倒不是說八路軍的不對,而是此時隨著晉西事變的發生,國共雙方的合作瀕臨崩潰。
而且冷傑還知道不久之後,可能第三戰區還是會在皖南對新四軍動手。
誰對誰錯不好說,主要看站在什麼角度看。
若是站在國民政府這邊,肯定是想統一號令全國的軍隊,可國民政府又沒那個實力。
而且此時的國民政府日子也不好過。
兩廣地區通往內陸的港口被攻佔,英國人和法國人也不是無條件開放滇越鐵路和緬甸鐵路的。
國民政府的工業基礎很差,統一十年沒能建立起像樣的工業體系,很多作戰急需的物資都不得不向國外購買。
先不說靠買武器彈藥能不能長久下去,就說買那些的錢,國民政府也不一定拿得出來。
聽到冷傑對游擊戰感興趣,楊遇春也有了興致,便跟冷傑聊了起來。
對於游擊戰,冷傑並不擅長,但不代表他就不懂。
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
或許是好不容易碰到一個對游擊戰感興趣的高階將領,楊遇春也很高興,至於被冷傑帶走兩千多自己精心訓練出來的保安團士兵,他也不在意了。
留在他的手上,的確沒多大用處,還不如給冷傑。
40師在抗戰以來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主要就靠三場戰役。
南昌保衛戰、長沙會戰和粵北戰役,絲毫不亞於74軍之類的王牌軍。
可能是兩人討論的太認真,都忘了時間,為此楊遇春還讓人準備了酒席。
本來冷傑以為帶走這兩千多保安團士兵不容易,沒想到很順利。
“師座,這個楊遇春就這麼輕易讓我們帶走這幾千士兵?”李樹正有些驚訝。
“我也很意外。這兩千士兵雖然有些不好的習慣,但只要到了我這裡,就算是你再不服管教,我也會把你訓得服服帖帖的。”訓練部隊,冷傑有的是辦法。
“師座說的有道理。有了這兩千士兵,我們這缺額就不會太大了,後面就慢慢等剩下的新兵補充到位就行。”李樹正笑著道。
。。。。。。
“團長,就我們三個人去縣城是不是有些不合適。”
在前往安澤縣城的路上,李海騎著馬大搖大擺地走在大路上,除了李海,李大牛和另外一個警衛都帶著手槍。
李大牛二人穿著黑色長衫,看著怎麼都像兩個漢奸。
至於李海,則是穿著一套西裝。
沒錯,就是西裝,也不知道他是從哪裡搞來的。
對於這個奇怪的組合,沿途的百姓都不敢靠近,顯然已經把李海三人當成了漢奸狗腿子。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