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繁至簡,化腐朽為神奇,從最本源講解道,萬法皆可闡述,這不可言述,只可意會,乃世間不可言傳之法。
姜辰雙目如電,身上氣血蒸騰,宛若實質,這是凝血境界即將圓滿的徵兆。
凝血這一境界,重在錘鍊己身氣血,越是旺盛的氣血,根基越是穩紮,以後會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相傳上古年間,有大能氣血如山海猛龍,僅憑外放氣血,就能震碎星辰,破開虛空。
同時姜辰明白,自己身上果然有大秘密,這法從何來,誰人留下?十二歲之前的記憶那去了?他想要撥開重重迷霧,探尋自己身世。
“一切都要從那片泥濘之地說起。”姜辰眼神深邃。
接下來幾日,天地劇變似乎更為明顯了,太虛上空不時有劍氣斬出,兇獸魔禽亦遭劫。
靈氣復甦後,這些生靈都得到了極大的好處,體形都要更為巨大,開始禍亂大地,在太虛聖地外。
十萬裡大山中,不時有山脈崩塌,河水斷流,有至強者在動手,術光在群山間爆炸,宛若星辰在山脈中炸開,山嶽都擊塌了。
魔禽展翅擊天,渾身沐浴火海,一座山嶽被燒的成紅色汁液,剎那間火光沖天,這是一頭有火風血脈的兇禽。
荒獸巨吼,萬木搖顫,一頭生有晶瑩雙角的兇獸從山中躍出,用力一撞,整條山脈在雷光下盡毀。
太虛聖地外已經亂成一片,大河崩塌,分支無數小溪,山嶽斷裂,成為大片碎石地。
不得已,太虛聖地啟動了法陣,千百道神紋符號沖天而起,宛若鐵水流淌虛空,無數兇獸見此,只有忌憚離去。
姜辰走在太虛聖地的山間小道上,不少太虛弟子從外邊歸來,無不是灰頭土臉,頭髮亂糟糟的歸來,想來在外不太好過。
封山了快有半個月,又出不去,且看看外邊的動靜,姜辰不覺得自己這微末道行能走出十萬裡大山,無奈只有進藏經閣觀摩前賢感悟,修一些攻伐手段,
這一呆就是半個月,做為真傳弟子,姜辰有隨意出入藏經閣的權利。
他觀摩《太虛經》印證己身,當然不是完整的《太虛經》,想要完整的太虛經必須經過聖主同意。
不過僅是上半部,姜辰都覺得難以明悟,但要和《天書》相比,又容易許多。
《太虛經》是以道心破盡世間一切法,千劫萬難,惟道長存,道心不朽不滅,身與道合,我身既我道,很有大氣魄。
姜辰細細參悟,又看了前賢對每一個境界的感悟,讓他受益匪淺,身上氣血有一尺多厚,渾厚沉著,給人壓迫感。
“上古年間,有人單修一個境界,也能堪比神明!”姜辰十分驚訝,只修凝血境也能達到這種地步,真的難以想象。
他翻閱古籍,發現真的有這樣的人存在,在凝血境做出了超越歷代前賢的突破,一生只修一個境界,在凝血境界凝聚了萬丈氣血,且氣血化龍成風,十分了不起。
姜辰又挑選攻伐手段,他欠缺攻伐大術,上次與人爭鬥,就只能以肉身逞兇,同境界修士若是掌握有殺生大術,必然會更強一些。
太虛聖地攻伐手段不少,也有極其兇狠的神術,但姜辰境界太低,只能望而生嘆,最後他挑了一門火風法修煉。
這門火風法,並非真正來自火風神骨中的秘術,而是太虛前賢,觀火風攻伐而創出的玄法,且還不完美,但是姜辰也是心有打算。
他前路無可借用的修行感悟,體質特殊,幾個紀元,不曾出現,沒有適合他修行的法。
所以只能根據自身的體質來挑選,他不光挑了火風法,還有青鸞三擊,金鵬扶搖等諸多兇禽類秘術,他主修火風法,其餘兇禽類玄法,只是借鑑,不曾修行。
不死神凰,乃兇禽之首,所有兇禽類的法全都自不死神凰法演變出來,姜辰想修百兇禽法,然後爐養百經,嘗試能否推演出不死神凰法,就算不能成功,也可以讓火風法極盡昇華。
這法子,也是觀一位前賢手禮所記下,火風據說是有不死鳥的一絲淡薄血脈,有些許的恢復力。
畢竟傳說中不死鳥就算是隻剩一根火羽,也能涅槃重生,火風則是不死鳥的後裔,雖然血脈不純,那也是巨兇後代。
這種不滅的特性,與姜辰的不滅體,有些相似,但現在他只是推測,在嘗試,並不一定行得通。
姜辰雙臂一展,彷彿火風展翅,旺盛的氣血凝成火羽,十分絢爛,似渾身被火焰裹住。
一聲低喝,姜辰抬手劃出一道紅色軌跡,前方一棵大樹直接被擊斷焚燒起來。
可惜不是無缺的火風法,沒有凝聚火風的神紋,只是觀火風攻伐而創的法,只得其形,不得其真正傳承。
若是真正的火風法,應該更為強大,抬手就可將山石焚成灰燼,若是修得圓滿,焚煮山河都不在話下。
從藏經閣出來,姜辰想出山走走,去歷練己身,他知道光學會沒有用,必須接受血與火的戰鬥洗禮,才能昇華,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