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票員恍然大悟:“原來是祖傳的手藝,難怪做的這麼好。”
兩人閒聊起來。
一個小時後,客車到了大石橋鄉,好的是雨停了,林蘭也和售票員熟絡起來。
知道售票員叫李紅梅,駕駛員老陳,兩人搭班跟這趟車。最早一班七點半出發,十點半返回城裡,下午一點半從東市出車,四點半從大石橋鄉返回。
林蘭走時又撿了幾個豆卷給她和駕駛員老陳,李紅梅和老陳還說以後有東西就送到車上來,他們幫忙帶回去。
林蘭高興的應下,告辭後帶著豆子朝河邊走去。
母子倆經過一條青石板鋪就的街道,街道兩旁是幾乎全是古色古香的木質房屋。
挽著髮髻的小腳老太太,戴著花鏡坐在階簷下做針線,腳下還放著漆成絳紅色的竹編針線簍子。林蘭看著就想起了她以前住的小鎮,會不會也在這個時空?
順著石階往下走快到河邊有片楠竹林,旁邊有個合作社的竹器鋪子,門口擺滿了各種竹器。
涼蓆,曬墊……,還有疊得高高的,帶著翠綠色竹皮的蒸籠,有大、中、小三個型號。
林蘭想到以後蒸豆子用得著,朝鋪子走去,剛好有位老篾匠師傅出來,她上前問道:“師傅,這種大號的蒸籠要票嗎?”
老師傅搖搖頭:“不要,你要幾層的?”
林蘭想了一下:“要五層的!”
老師傅指著那些蒸籠:“這全是楠竹編的,五層的就貴了,算起來一共要六塊八。”
林蘭覺得幾塊錢買楠竹蒸籠不要太划算,笑著問他:“有現貨嗎?有現貨我明天來買。”
老師傅見她揹著孩子,覺得她不是說著玩的,點頭道:“有,這年頭開館子的人都沒有,蒸籠編出來不好賣。”
“謝謝您大爺,我明天再來。”
“沒事!”老師傅拉了把椅子,摸出煙桿點了葉子菸,吧砸、吧砸抽了起來。
林蘭記得繞過楠竹林,再走十幾分鍾就上河堤了。
走到河堤上,堤壩外的沙地裡種滿了甘蔗,花生。林蘭記得這種甘蔗叫白絲蔗,口感硬、出糖率高是專用榨糖蔗。
這時過度輪的汽笛聲響了起來,船快要靠岸了,林蘭一把抱起小豆子:“渡輪來了,媽媽抱著跑快點。”
前面不慌不忙走著的幾人也加快了步伐。
林蘭氣喘吁吁的趕到走過浮橋上了渡輪,大概不是趕集日,過河的人不多靠船舷的地方還有座位。
林蘭找了個位置坐下,將小豆子攏在懷裡:“豆子別亂動,等會兒掉水裡了。”
小豆子好奇的看看大船,又看看拍打著船舷的水浪:“媽媽,孫悟空的木筏好小。”
林蘭點點頭:“對,孫悟空的是木筏,這個是輪船,不一樣的。”
小豆子想想又問:“孫悟空為啥不坐這樣的大船?”
林蘭想了一下道:“他還沒學到本領,造不出這樣的大船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