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的今天她已經七歲多了,今年也是家裡包產到戶的第一年,她和妹妹一大早就被媽媽從被窩裡拖了起來,吃了早飯,就去幫著爸媽拔秧子……
林蘭搖搖頭收回思緒,伸手抓住秧苗部根部,雙手橫向拔起秧苗,接著合攏雙手,兩手握住秧苗,將秧苗根鬚伏於水下,根向朝外,適度用力在水中揣動幾下。
只聽“嘩嘩”幾聲水響後,秧根已涮得乾乾淨淨,再抽出秧草將洗淨的秧苗紮緊放在水中。
她家今年的秧草還是楊麗英姐妹倆早就替她準備好的。
這些秧草是用事先挑選出來的,顏色鮮亮的稻草去掉表皮、掐掉兩頭的草結,留下中間鮮亮的那部分,便是最好的秧草。
栽秧前把秧草放在水裡浸泡一夜,秧草會變得非常有韌性,輕易很難拉斷。
張秀清笑道:“小蘭也練出來了,拔秧子的速度還挺快的。”
趙小慧點點頭:“就是,小蘭,栽秧子辛苦還是做糕餅辛苦?”
林蘭笑道:“各有各的苦。我們下午來栽秧子還要好些,太陽下山了也沒那麼曬。”
張秀清:“我看樂興的秧苗普遍都好,看樣子今年是個大豐年。”
吳淑芬:“豐年好。老話說家裡有糧心中不慌,豐年打的糧食要存起來,荒年來了才有糧食吃。”
張秀清和趙小慧都是過過大饑荒的,兩人想起餓肚子的經歷,還不寒而慄:“就是,有錢還是多買點糧油存起來,萬一再來一個大饑荒,也不害怕!”
林蘭想起自從包產到戶後還真沒出現過饑荒,哪怕天災降臨也有部隊救援,真不用擔心沒糧食吃。
但她也不能把實話告訴她們,只得笑道:“不用擔心,我賣糕餅店裡存著不少麵粉和油,你們開館子,也存有糧食,真有饑荒也夠我們吃一段時間了。”
吳淑芬點頭:“小蘭說的對,館子裡存的油糧也不少,不用擔心鬧饑荒。”
四人一邊拔秧一邊擺農門陣,不知不覺天色也漸漸暗了下來。
幾個小孩子也沒先前那麼歡快了,林青和小豆子還吵著說肚子餓。
林蘭對三人說道:“媽,嫂子,我們回去明天再來。”
吳淑芬看了看天色:“也好,老花眼了,天暗點就看不清楚了。”
四人把秧把頭提到田坎上,林蘭對幾個孩子說道:“小軍帶弟弟妹妹回去,我們跟著就回。”
“噢噢噢,回家嘍!”幾個孩子提著鞋子歡快的跑了。
秧把頭還沒全部提到田坎上,林國樑兄弟就挑著擔子走了過來:“媽,小蘭,這些挑過去栽完,就收工了。”
林蘭:“好,我們先回去做點吃的,你們想吃麵還是吃飯?”
林國樑:“吃麵吧,吃麵方便些。”
“好。”
林蘭四人幫著把秧把頭裝進擔子裡,看著兄弟倆走了,拿起放在田坎上的秧草,提著鞋子赤腳往回走。
路上遇到三三兩兩收工回家的村民,大夥兒挑著擔子,拿著秧草,有的提著茶水桶,腳步匆匆的往回走。
幾人還沒到家,遠遠的就看到林剛幾人和熊偉成在對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