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通大師看著孫爸爸,說道:“老員外,慧達師兄年事已高,打掃藏經閣有些吃力,貧僧想讓徐公子,幫助慧達師兄打掃藏經閣,老員外,你看這樣可好?”
孫爸爸驚訝的說了聲:“這······?”看了看徐蓋。徐蓋看了看孫爸爸,又看了看慧通大師,然後低頭不語。
孫安福笑著問道:“慧通大師,你怎麼能讓一個十二歲的富家公子去打掃藏經閣呢?”
慧通大師看著孫安福說道:“孫賢侄,十二歲的富家公子去打掃藏經閣確實有些難為他,要不等一、兩年再來?”
慧通大師看著孫爸爸問道:“老員外,你看這樣安排,你可滿意?”
孫爸爸看著徐蓋笑著問道:“徐賢侄,你覺得令公子是現在來,還是等一、兩年再來?”
徐蓋回答道:“小侄回去與夫人、長子商量好再答覆。”
慧通大師問道:“慧遠師弟,老僧這樣安排,可好?”
慧遠禪師回答道:“全憑方丈師兄安排。”
慧通大師看著孫爸爸,問道:“老員外,當年承蒙兄長幫忙,貧僧才可在此安身,老員外六年沒來敝寺,可否在此用些齋飯呢?”
孫爸爸回答道:“慧通大師,多謝盛情,老夫年紀大了、牙也不好,不能吃齋飯了,打擾多時,就此告辭。”說完站起身來。
慧通大師笑道:“老員外,六年沒來,貧僧恭送出寺。”
說完,拉著孫爸爸的手一同前行,首座慧遠禪師跟在背後,孫安福 、徐蓋、管家徐全、管家孫大有隨慧通大師走出了億城寺山門,眾人揮手告別,孫爸爸坐上轎子,孫安福、徐蓋、管家徐全、管家孫大有騎馬回到了孫安福家。
眾人進入正廳後,分賓主落座,僕人奉獻上茶和點心,孫爸爸喝了口茶,說道:“回來的路上,老夫在轎子裡一直在想,慧通大師的安排可能是最好的。”
徐蓋笑著問道:“伯父,何出此言?”
孫爸爸說道:“賢侄,你有所不知,當年慧通大師捲入當時北齊皇族內部紛爭,他支援的那派皇族失勢了,他逃了出來,偷偷的跑到了我家,我與家父商量,覺得把他送到億城寺裡更安全。”
家父與我連夜把慧通大師帶到了億城寺,找到了老方丈,說明了情況,老方丈說,悄悄的把他剃度成為和尚,不會引起懷疑;當年億城寺後院只住著老方丈的六位師弟,老方丈在後院找了一間禪房,慧通大師獨自住在那間禪房,白天唸經,晚上習武,直到公元577年北齊亡國,慧通大師寺廟外的人,他只見過家父與我。
孫安福笑著插話道:“爸爸,聽說,慧遠禪師比慧通大師晚好幾年到的億城寺。”
孫爸爸說道:“是的,慧通大師來億城寺第二年,老方丈外出雲遊,回來時候帶回來一個五歲的男孩,老方丈後來與我說起,這男孩是老友的兒子,父母雙亡,老友臨死前託付給他,他就把那男孩帶回到億城寺,這個男孩兒就是慧遠禪師。說來也怪,三十多年了,從來沒有任何親友來億城寺看望過慧遠禪師。”
孫爸爸接著說道:“在慧字輩的僧人中,老方丈最看好慧達禪師、慧通大師、慧遠禪師,老方丈原打算,讓慧達禪師先當首座,最終接任方丈。”
二十年前的一個正月初十,老方丈打算,正月十五讓慧達禪師由都寺升任首座,這一天突然傳出訊息,慧達禪師與張大人莊張寡婦的女兒鬧出醜事,老方丈盛怒之下,下令撤掉慧達禪師都寺的職務,令其終身打掃藏經閣。
苦苦的找了一年,老方丈也沒找到合適的人來當首座,萬般無奈情況下,決定讓慧通大師當首座,慧通大師堅決不當,老方丈把老夫找去,一起勸說慧通大師,勸說不成,老方丈又把家父找去,我們父子又整整的勸了一天一夜,慧通大師勉強答應了,慧通大師提出條件,等待慧遠禪師長大時,把首座的位置讓給慧遠禪師,老方丈同意了。
三年後,慧通大師由首座升為住持,又過了五年,老方丈年高體弱,且已經達到功德圓滿的程度就退位了,經過僧眾推選,慧通大師成為億城寺第二任方丈了。
慧通大師當上方丈第一年,慧遠禪師心中有偏見,他始終認為,是慧通大師搶了慧達禪師方丈的位置,慧遠禪師常常頂撞慧通大師,有時是為了頂撞而頂撞,然而慧通大師一言一行,骨子裡透著清高,不屑與慧遠禪師這樣的小人一般見識,六位師叔就認為,是慧通大師縱容慧遠禪師。
為了這事,應六位師叔的要求,在方丈室開會商議此事,慧通大師、六位師叔、老夫,還有慧遠禪師出席。
孫安福插話道:“爸爸,那次我也去了,我來說。”
孫爸爸笑道:“好,你來說,我喝一會兒茶。”
孫安福接著說道:“慧通大師說:六位師叔,如果哪位願意當方丈,貧僧立即讓賢,去做個普通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