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當久違的陽光落在灑落大地,樹冠枝葉上積累了一夜的雨水開始蒸發,升騰起繚繞的水霧。
雨過天晴,泥土混合著綠葉的氣味飄散,空氣格外清新。
在遠離了現代化少了人工汙染的情況下,不得不說這裡是一片真正的淨土。
在這裡每天喚醒你的不再是上學上班的重重壓力,而是金剛鸚鵡清脆的鳥叫以及吼猴響徹叢林的嚎叫聲。
顧錚和二妹三弟被寶媽重新叼回樹下,兩小隻在樹下互相撕咬打鬧,畢竟是在這裡除了這個也無事可做,總不能揹著書包去上學吧。
孩子還小。
或許在諸多野生貓科動物的一生當中,最快樂的時光就是小時候有兄弟在身邊打鬧,有母獸在身邊依靠。
對於尋常美洲豹來說,從幼生期到成年一共需要經歷多個成長階段。
幼生期的時候需要母獸哺育,這個過程時間大概在三五個月,接下來就可以停掉獸奶改吃母獸捕獵帶回來的獵物。
一歲的時候,母獸會帶著小美洲豹鍛鍊捕獵的技巧,這個時間基本上也會持續一年左右。
等到兩歲的美洲豹已經具有一定的捕獵能力。
在這個時間段,吼猴,猞猁,長鼻浣熊乃至水豚等都是它食譜上的佳餚。
美洲豹的成年期差不多是在三歲左右,所以一旦美洲豹即將成年,甚至更早就會被母獸所驅逐。
但正因為如此,多數貓科動物就是夭折在這個時期,美洲豹也不例外。
雖身為南美洲及亞馬遜雨林河流域的霸主級獵殺者,但大部分的美洲豹在三歲的時候遠沒有發育到真正的巔峰期。
真正能被稱為南美洲頂級掠食霸主的美洲豹是在五歲時候的壯年。
那時候凱門鱷,綠水蚺,紅尾蚺,眼鏡熊等大型食肉動物都是它的盤中餐。
可這些都只是已知的物種。
在遙遠的亞馬遜雨林的最深處中還有太多種未知的生物存在。
流淌在血脈中的基因讓顧錚對於那雨林最深處的地方一直心存忌憚。
他站在樹下,現在不過一個月的顧錚體型還沒有一般的家貓大。
但作為一個有智商的美洲豹,顧錚覺得訓練要從娃娃抓起。
他伸出爪子學著寶媽之前爬樹的姿態,前爪用力,後腿用力一蹬。
“咚。”
一聲悶響,吸引了正在打鬧翻滾的二妹三弟,它們有些迷惑不知道這個不尋常的同伴又在搞什麼么蛾子。
為何用頭撞樹?
不過好奇是貓科動物的天性,見顧錚這種古怪的動作,兩小隻反而跟著有樣學樣。
“咚。”
“咚。”
兩聲悶響兩小隻撞的眼淚汪汪憨態可掬,憤怒的轉頭對著顧錚齜牙咧嘴。
掙扎一番無果,最後嘗試了幾次的顧錚不得不放棄爬樹的念頭。
現在的他根本就不是這塊料。
不過若什麼都不做,那種無聊足以將人逼得發瘋。
如果我從未享受過甜,那我可以堅持吃苦。
可關鍵是他有人類的記憶啊。
先不說人類的壽命超過美洲豹多少,單是人類的美食遊戲各種各樣的娛樂節目都讓他無比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