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17李郭新政上

等到李傕、郭汜等人率軍西歸,抵達陝縣時,才得知牛輔已經死了,眾人群龍無首,失去了依靠,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是好,想要各自散去。

最後,李傕派人前往長安,請求朝廷能夠赦免他們,王允以“一年之內,不可兩次大赦天下,”為由,拒絕了李傕等人的要求。

這下,李傕等人更加恐懼,準備丟下軍隊,各自逃走。

就在此時,同在軍中的賈詡說道:“諸位若單騎逃亡,那麼到時候一個亭長就能將你們逮捕。不如我們率軍攻打長安,宣稱為董公報仇。如果成功,就可以掌控朝廷,如果打不下長安,我們再逃亡也不遲。”

李傕等人不過是一時間沒了方向,現在聽了賈詡的話,全都反應過來,眾人歃血為盟,西進長安。

王允得知李傕進軍長安,居然派了涼州豪強出身的楊定等人去找李傕質問。但是,王允又不給他們好臉色。他憤怒的責備楊定等人,說道:“這群從關東回來的鼠輩,到底想幹什麼!你們去給老夫問個究竟。”

楊定等人前往陝縣見到李傕後,將長安虛實盡數告知,更勸李傕進兵。

王允隨即派徐榮領兵討伐李傕,徐榮手下人馬,也有大量涼州人,他們給李傕、郭祀通風報信,徐榮不敵戰死。

至此,李傕合各路涼州人馬,眾達十餘萬之多,將長安團團包圍。

王允令呂布負責守城。郭汜在城北,呂布領兵開門,直奔郭汜,說道:“且卻兵,但身決勝負!”

於是,郭汜、呂布兩人單挑,不過數合,呂布以矛刺傷郭汜手臂,郭汜的護衛騎兵立即上前,救下郭汜,雙方各自罷兵。

長安是堅城,西涼軍一時無法攻克。圍城第八天,呂布軍中的叟兵叛變,開啟城門,引李傕等人攻入城內。

叟兵者,蜀中兵也。

措不及防之下,呂布不敵涼州軍,長安城中大亂,百官多避兵鋒。太常種拂揮劍而出,說道:“我身為國家大臣,不能止戈除暴,致使逆賊攻打皇宮,我還能往哪去!”

最後,種拂力戰而死。

和他一起戰死的,有太僕魯旭、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等人。

長安城內,吏民遇難者,多達萬餘人。

呂布敗逃之時,駐馬青瑣門外,招呼王允道:“公可以跟我一起走嗎?”

王允道:“若蒙社稷之靈,上安國家,吾之願也。如其不獲,則奉身以死之。朝廷幼少,恃我而已,臨難苟免,吾不忍也。努力謝關東諸公,勤以國家為念。”

見到王允不肯走,呂布只得自己跑了,他率領了數百騎兵,把董卓的人頭系在馬鞍之上,從武關逃出,直奔荊州南陽郡,投奔袁術去了。

李傕、郭汜等人攻入長安城內,親自前往宣平門,將城樓團團圍住。見到天子的儀仗之後,李傕等人下馬,伏地叩頭,然後質問王允,說道:“董太師到底犯了什麼罪,以至於身死族滅?”

王允無奈,走下樓來,反問李傕等人道:“我不曾作威作福,而將軍你卻如此的放縱大膽,舉兵攻打皇城,你們到底想幹什麼!”

李傕答道:“董太師是忠臣,天日可鑑!卻無故被呂布所殺,我們是為了董太師報仇雪恨,誅殺呂布,不敢做叛逆之事。等董太師的冤仇了結,我們自然會去廷尉那裡領罪。到時候,朝廷有什麼懲罰,我等絕不敢有二話。”

次日,朝廷再一次宣佈大赦天下,這一次大赦天下包括了西涼軍。至於什麼“一年之內,不能兩次大赦天下。”之類的話,早特麼沒人提了!

李傕以胡種為司隸校尉,接替黃琬,與廷尉一起給董卓平反。

第一個倒黴的就是黃琬,首先被定罪,然後滅族。

左馮翊太守宋翼、右扶風太守王宏,都是王允的太原老鄉,王允也真夠“舉賢不避親”的。

李傕擔心先殺了王允會引發他們叛亂,於是以朝廷詔令徵召此二人返回長安。

王宏知道長安不能去,便去了就回來不了。他去找宋翼商量,想要一同起兵反李傕,而宋翼不敢違抗朝廷詔令,拒絕了王宏的提議。二人一返回長安,李傕就將他們押至廷尉受審。

最終,二人和司徒王允一同被定罪、滅族。

李傕將王允及其族人、同黨在長安集市上斬首示眾。

王宏、宋翼也被壓至刑場,王宏臨死之前,大罵宋翼,說他是“豎儒,不足議大事!”不止。

左馮翊的郡功曹遊殷,隨宋翼一同前往長安覆命。他本來和王允並無瓜葛,然而胡種與他有仇,順手把遊殷也給定了個死罪。遊殷死後一個多月,胡種也病死了。關中人都傳說胡種重病之時,見到遊殷的鬼魂前來索命,大叫道:“伏罪,伏罪,遊功曹將鬼來!”

呂布跑了,李傕頒發下通緝令,向全天下通緝呂布。

李傕派樊稠前往郿縣,將董卓的屍體殘骸灰燼蒐集來,放入棺木中將其風光大葬。不料,下葬後不久,天降暴雨,引發洪水將董卓墳塋沖毀,乃至將棺木沖走。李傕素來迷信鬼神,見到老天爺都不讓董卓入土為安,只好為董卓設定靈位供奉。

李傕、郭祀等人,說是給董卓報仇,但也是有選擇的,皇甫嵩殺了董卓全族,但是因為他在涼州的威望太高,李傕、郭祀沒人敢動他。反而以天子的名義,拜皇甫嵩為車騎將軍,以示拉攏之意。

可憐皇甫嵩,打黃巾軍時,出生入死,轉戰了半個天下,才混了半個車騎將軍,現在就這麼隨隨便便的成了整個的車騎將軍。

前將軍趙謙,因為帶著手下的蜀中人馬開啟了城門,官拜三公之一的司徒。

與王允合謀計程車孫瑞,作為右扶風的世家子弟,也因為王允不想讓他出風頭,好獨佔刺董之功,因此他刺董後未獲得封賞,李傕也對其不予追究。

七月,又以太尉馬日磾任太傅,輔佐天子。這也是東漢一朝的傳統,每一位新天子繼位,都要封一位太傅。而且,馬日磾的江湖地位極高,也值得拉攏。

八月,朝廷派太傅馬日磾和太僕趙岐,持節出使關東,安撫諸將。隨後,又以車騎將軍皇甫嵩任太尉,司徒趙謙因病免職,後來又出任尚書令,很快病死。

九月,李傕任車騎將軍,郭汜任後將軍,樊稠任右將軍,張濟任徵東將軍。

自此,李傕等人的董卓故將,進入朝廷高層,掌控朝政,長安落入了李傕之手,朝廷進入了李傕的時代。因為後來李傕、郭祀反目,故而又稱為李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