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騎兵,是劉備派出去進行搜尋遮蔽任務的。三千騎兵,彷彿一道鐵幕,將劉備一方的情況,完全遮蔽起來了。
而劉備的青州軍,能夠接近到距離袁紹軍只有幾十裡才被發現,固然是袁紹與公孫瓚決戰,放出的偵騎哨探太少,也是因此這支強大的騎兵存在,把看到一切袁紹軍斥候,統統都給幹掉了,這樣才造成了戰場的單向透明。
所謂的“算無遺策”,其實就是建立這種戰場的單向透明上。
“將軍,屬下等無能,這次放跑了幾個袁紹軍的斥候,請將軍治罪。”一隊騎兵前來,帶隊的騎兵曲長,對趙雲抱拳請罪。
“不要叫我將軍,叫我校尉。”趙雲更正道。
部下把上級往高了叫,也是人之常情,一般情況下,也沒人計較這個,唯獨趙子龍不一般,每次都要更正一下。
不過,趙子龍更正部下的稱呼,那是人家高風亮節,部下要是真一上來,就直接叫了“校尉”,那可就是部下不明白事理了。
“是,校尉。”那曲長早就知道是這麼個結果,立刻改口,又接著說道:“袁本初剛剛和公孫瓚剛剛大戰一場,似乎已經打勝了。如今袁本初的斥候又已經逃走,下一步該如何,還請將軍示下。”
趙子龍思索了一下,還是絕對先將騎兵收攏起來,至少也要集中到以五百騎兵為一部,一部司馬的範圍內,以防止發現了自己的袁紹軍派人起來衝擊。再派人向通知劉備,決定下一步該怎麼走。
這個決定,趙雲其實是有點謹慎了。
騎兵突擊最大的優勢,不是騎兵的戰鬥力有多強大,而是斥候來不及將敵襲的情報及時傳達回去。
當斥候趕回來報告敵情時,步兵根本來不及佈陣,就已經被騎兵殺了進來。而沒有布成緊密陣型的步兵,在面對騎兵的衝擊的時候,根本就是待宰的羔羊。
不過,也不能說趙雲的決定是錯誤的,畢竟戰馬是需要時間來恢復精力和體力的。一般來說,一匹戰馬再全力賓士了一個時辰左右,就需要休息,進食和飲水,不然就會失去機動力。那個時候,騎兵的移動速度,甚至還不如步兵。所以,戰馬的體力,必須有一個充足的儲備!
包括關羽和張飛之內,劉備麾下的所有將領,都是劉備用歷史經驗選拔出來。
換句話說,這些人,其實,多少有一點“拔苗助長”意思。
哪怕是關羽、張飛這樣歷史七十二名將級別的大將,也是需要時間和經驗,才能夠成長的。
沒有這些經驗,這些將領就只能說是有天賦、有潛力的未來名將,而不能稱得上真正的名將。
所以趙雲沒有在第一時間就不及損失,發起突擊,而是猶豫了一下,除了他性格的上的謹慎,也和趙雲的戰場經驗不足有關係。
一隊騎兵,被趙雲派去給劉備報信。而趙雲本人,則聚攏了全部的騎兵,準備遮蔽戰場,掩護劉備大軍的到來。這也是劉備在出發前派給趙雲的人任務,趙雲第一次獨自統領數千騎兵,心態上有些謹慎、保守,也是人之常情。
這個時候,接到了袁紹命令的文丑,趕過來攔截劉備的青州軍,他已經發現自己麾下騎兵的馬力就快耗盡了。
不過,文丑遠遠的看著趙雲在集結騎兵,他咬了咬牙,還是準備上前迎敵,好給袁紹爭取到足夠的時間,用來調整他的軍事部署。
其實,這是文丑是做出了錯誤的判斷,他認為趙雲集結騎兵,是要去突襲袁紹的。
這也是人之常情,兩軍對陣,哪裡是能那麼容易判斷出對方的意圖。
因此,把趙雲集結騎兵看成了要突襲袁紹的文丑,稍微休息了一下,立刻帶隊衝鋒。
而趙雲也早就看到了文丑和他麾下的騎兵,在趙雲看來,文丑就是想去擾亂劉備的行軍,而趙雲接到任務,就是掩護劉備的主力部隊,自然要帶領自己手下的人馬上前,與文丑交戰。
按照正常的行軍,前鋒一般會和主力之間保持著一天左右的路程。不過這次行軍不正常,劉備就在趙雲身後不遠,最多半天的時間就能趕到。
趙雲的騎兵多,不過分佈在接近上百里的戰場上,相對分散。文丑的騎兵少,但是卻是集中起來的兵馬。趙雲見了,便先帶了麾下集中起來的五百騎兵,向文丑發起了衝鋒,想要先將文丑拖住,等到其他的騎兵趕來,就是文丑的末日了。
文丑也是良將,一下子就發現了趙雲的企圖,見到趙雲直線殺了過來,一路勢如破竹,就算是文丑把他擋住,也會被其他騎兵趕過來群毆。乾脆手裡令旗一揮,帶著本部人馬也不和衝過來的趙雲交鋒,反而向另一邊的殺去,直接帶兵斜著殺向一隊還沒來的及集中的騎兵。將這隊騎兵衝散之後,又向另一隊殺去,根本就不給趙雲糾纏他的機會。
趙雲一邊追在文丑的屁股後面追殺,一邊又收攏被文丑殺散的騎兵,大聲招呼著被衝散的騎兵向趙雲靠攏,這些被衝散的騎兵也迅速的跟在趙雲後面集結,人馬越聚越多。
又派出人手,讓另一側的騎兵,集中起來再來匯合,免得打成添油戰術,被文丑一一擊破。
這個時候,文丑就尷尬了,他接連衝散了趙雲手下幾隊還沒來得及集結的騎兵,雖然也有一些戰果,但是,卻發現自己追在身後的趙雲帶領的人馬越來越多了,而且前面也沒有人再讓他去突擊。
如果文丑回頭去和趙雲交戰,在他減速的時候,趙雲就能把他的人馬給打的七零八落。如果不回頭交戰,趙雲麾下騎兵的馬力,明顯要好過文丑的騎兵。拖下去,最後只能是被趙雲從後面追上,然後把他的兵馬全都追上、殺掉。
逃跑也不行,文丑一逃,就要全軍崩潰了,而且馬力不如對方,逃走的時候,也是一個被追殺的下場。
想到這裡,文丑把心一橫,乾脆去突擊劉備的中軍主力,反正都是拖延對方前進,給袁紹留出調整的時間,打哪裡不是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