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軍用火箭之法,守住了渡口。
一有船隻靠近,就是拼命的射過去,也讓張飛頗有些頭疼。
來之前,劉備就提醒過,連環船的速度比較慢,要小心對方放火燒船。
這時候的船都是木頭做的,一旦被點著了,就很容易燒起來,在這大河之上,若是燒起來,那就萬事皆休了。
此刻,張飛就在一艘連環船上,坐鎮指揮,看見眼前的局面,也是急的不行。這些連環船都以船頭對敵,弓箭手向岸上的黃巾軍射擊,但是隔了七、八十步的距離,箭射過去也沒什麼力道,收效甚微。
張飛急的直跳腳,面對著這樣的局面,張飛真有一種無能為力的感覺。甚至,還有幾艘木船被弓箭射中,差點就著起火來,船上的人趕緊手忙腳亂的滅火,場面一時頗為狼狽。
若是別人,也就罷了,反正已經把黃巾軍的注意力吸引了過來,能夠完成劉備聲東擊西的計劃就可。
偏偏張飛不同。
要知道,這次出征,對於張飛來說,簡直就是天上的掉餡餅一樣的好事。
劉備手下的第一大將,自然是關羽無疑,這個沒有爭議。
第二大將,雖然人人都認為是張飛。但是張飛自己知道,劉備其實一直不放心他。
甚至,連後來的趙雲,都有獨自領兵的機會,劉備還是隻把張飛放在身邊使用。
其實,這也是劉備受了後世的影響,趙雲是一個民間影響力,遠遠大於其史實地位的人物。不過,歷史上的趙雲對君主的忠心,那是可昭日月的,也沒什麼不放心的。
不僅如此,劉備還多次囑咐張飛,不要醉酒後鞭打士卒,此乃取禍之道。
在張飛看來,這次自己獨領一軍,乃是難得機會。眼下黃巾軍就在眼前,可船隻卻無法的靠岸。只要看看岸上這些黃巾軍那亂哄哄的樣子,就知道是一群烏合之眾,張飛對劉備取得最後的勝利,是沒有什麼疑問的。
一旦劉備帶著大批人馬,出現在這些黃巾軍的背後,發起攻擊,只怕眼前的這支黃巾軍,就會大敗虧輸。
只是,這樣一來,打敗黃巾軍的是劉備,和張飛又有什麼關係。
若是讓劉備看到自己還在濟水之上轉悠,只怕大哥更加不想放自己出去獨當一面了。
張飛怒火中燒,伸手取了自己長弓,一箭射向渡口,張飛力氣大,射術稱不上太好,不過渡口處人太多,隨隨便便射一箭,就能射中。
只是,黃巾軍人數眾多,根本就不是這麼一箭、兩箭能夠解決的,除了洩憤,其實也沒什麼用處。
張飛喘著粗氣,暗自想道:大哥常說,為大將者,當有勇有謀。今日,我何不效仿西楚霸王,破釜沉舟、決一死戰。
想到這裡,張飛把牙一咬,大聲下令道:“刀盾手前排舉盾,弓箭手壓制渡口黃巾,其餘人準備衝鋒,向渡口前進。”
傳令兵把命令迅速的傳達了下去。
那些船工和與漁民,哪裡肯聽命,都是不敢靠近渡口。便是張飛麾下士卒都有遲疑。
張飛大怒,下令道:“凡是不聽命的,軍法從事。”
這下,士卒們只得咬著牙,硬著頭皮上前,又是威逼這船工和與漁民們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