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023書同文語同音 (1 / 2)

劉備之所以把簡體字和漢語拼音拿出來,根本上還是出於對未來的恐懼。在現代,很多國家的專家學者都在研究,為什麼中國不管怎麼動亂分裂,怎麼就能總是

回到大一統的局面。為什麼最後能形成大一統帝國。

這其中各種說法都有,但是在劉備看來最重要的就是漢字是象形文字,然後由秦始皇開創的由兩漢所光大的書同文政策更是加強了這一點。

當年一場亂世,一些腦子進了水的所謂文豪,甚至表示漢字不亡,中國必亡,其實漢字要是亡了,中國才真的會忘。

很簡單,比如一個南方人遇到一個北方人,雙方開口打個招呼。

南方人一開口:“來猴,嘰裡咕嚕,嘰裡咕嚕。”

北方人一張嘴:“你好,噼裡啪啦,噼裡啪啦。”

雙方各自吐槽一句,說的什麼鳥語。不過,沒關係,拿出筆墨來,雙方筆談,原來是在問好,皆大歡喜,這要是外國的字母文字就壞了,來猴和你好是怎麼也不

會一樣的。比如安南猴子,比如高麗棒子都是把漢字換成字母文字後,就開始徹底的去中國化了,在幾十年之前,走到棒子家,倒處都是漢字標誌,至於現在,連漢

城都改叫了首爾,其實首爾就是漢城的朝鮮話發音而已。

歷史上,三國兩晉南北朝,中國分裂了幾斤四百年,若是歐洲那樣的字母文字,因為大家的口音不同,早就各自發展出了各自的文字,再想統一,可就比登天都

難了,但是中國就沒有這個問題,隋唐一統一,根本就沒有語言交流上的問題。

因此,劉備想的是就要藉助蔡邕的名望,透過編寫字典和實行拼音識字教育,儘量的把簡體字和漢語拼音給傳播出去。這樣做要說掃除文盲那是不可能的,人類

在工業化之前,根本沒有足夠的財力掃除文盲。在全世界範圍內,也只有鬼子家在工業化之前據說達到一半的識字率,雖然我十分懷疑這個統計是吹了牛,或者只統

計了武士階層,平民百姓不算人。

但是讓識字的人多一點,增加所佔人口比例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此不僅能提高人口素質和生產力以及科技的發展,最重要的萬一自己沒有能夠犯下歷史虛無主義

的錯誤,中國還是走上了歷史上的老路,這樣做能夠加強中華文明的傳承,給後人增加一點翻盤的把握。

如果劉備能夠逆轉未來,從而犯下了歷史虛無主義錯誤,那麼讓識字的人多一點,也有利於日後教化四方,更方便的進行文化傳播。

在馬車之上,劉備侃侃而談:“自秦始皇帝以來,書同文、車同軌,其實就差一個語同音了。而想要語同音,其實就是使漢字的發音標準化。想要漢字的發音標

準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種簡單明瞭的音標。”

劉備指著紙上的那些漢語拼音開始教蔡邕和蔡文姬如何拼讀等等,隨後劉備又指出,可以編撰一部把文字按邊旁部首或音節分類的字典,每個字都註釋上什麼意

思,這樣只要一本字典在手,就可以很方便學習文字。想識字的人只需進行簡單教育後對著字典查詢就能識字,還能規範發音標準,甚至,劉備連字典的連名字都起

好了就叫大漢字典。

蔡邕和蔡文姬都是聰明絕頂之人,劉備這一番言論說出來,兩人自然明白,尤其是蔡邕那更是兩眼放光,只聽劉備說道:“大人乃當世大儒,海內誰不敬仰,正

可當此大任!日後名流千古,亦是等閒事爾,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