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裡一陣打鼓:這可能是個餿主意吧,這種時候說出這樣的話,是不是有些擾亂軍心的意思,不會……
她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脖子,一陣冰涼,突然想起電視劇中,將軍把擾亂軍心的炮灰壓出去,手起刀落的畫面。
蕭般般不禁打了一個冷顫。
“無事。”旁邊的蕭宴伸手拍了拍她的手背,道:“般般所說,大概是緩兵之計,稍稍後退,等到援軍到達,或許可以殺一個回馬槍。”
蕭般般趕忙點頭,表示自己就是這樣的意思,但轉念一想,既有援軍,想來這場戰事也是不會輸的了。
“只是般般……”沈確再一次看向蕭般般,有一件事他需要求證一下:“你所說的三十六計,是什麼?”
蕭般般驚訝:啊?這……這都不知道嗎?
難道是小說作者沒有這樣的設定?
“一……一本雜書。”蕭般般只能隨便找些託詞,不過經沈確這樣一問,她倒是有了一個不錯的主意,搜腸刮肚間,想到三十六計中有個不錯的辦法,於是便直言道:“退兵雖然不算好聽,但目前形勢,不得不退。”
見在座的大多數人都是點頭同意,蕭般般的膽子也就大了起來,指著沙盤中,他們所在陣營後方的一座城池,道:“這裡……這……”
蕭般般暗罵:該死的!不知道這座城池叫啥!
沈確接話:“饒柳城。”
“對!饒柳城!”蕭般般感激的看了沈確一眼,繼續道:“饒柳城離我們不遠,若是可以退進此城,以守城的方法等到援軍到達,或許……”
“不行!”有人提出異議,道:“饒柳城乃邊陲小鎮,沒有囤兵,也無充足的糧草,若是敵軍攻城,很難堅守。”
蕭般般的腦子飛速運轉,曾經看過的雜書,學過的歷史一股腦的全都逼著自己想了起來,她突然覺得,三十六計中似乎真的有一計正適合如今的情景。
“那就騙一騙敵軍。”蕭般般試探性的說出來:“我們退兵時,將原本七人一灶的行軍模式,變成十人一灶,減少灶火的數量,給敵軍一種我們人數驟減的錯覺。”
那個一開始關心蕭般般的留著山羊鬍的將士提出了疑問:“這樣一來,敵軍豈不是會提高行軍速度,追上我們一舉殲滅?”
沈確似乎已經有些明瞭,阻止他人的質疑後,對蕭般般輕聲鼓勵,道:“般般,繼續說。”
蕭般般點頭,將接下來的打算和盤托出。
其實,這不過就是三十六計中的障眼之法,他們的目的是要退進饒柳城並且抵擋敵軍的攻城之勢,所以,前期退守,需要讓敵軍誤以為人數驟減,緊跟在他們的身後。而他們只需要保證行軍速度,不被敵軍追上,退進饒柳城後,藉助城中百姓的幫助,再造成一種人數大漲的假象。
敵軍不會知道饒柳城究竟有沒有囤兵。
到那時,士兵與百姓混在一起,敲擊兵器再加上大聲吶喊,關著城門必定會有一種千軍萬馬的衝擊感。
一路追趕的敵軍大概會疲憊不堪,所以他們並不會貿然進攻。
最起碼,在弄清楚具體人數之前,敵軍不會有所行動。
再之後,就是等待援軍到來。
聽完蕭般般的提議,沈確與蕭宴對視一眼,立刻下發軍令:“今夜!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