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軍的放棄清河轉而南下讓劉毅極為頭疼,但凡事你所處的地位不同就會帶來不同的看法,比方說在鮑信鮑忠眼中這便是值得慶賀的好事。同樣,對於收到波才加急催促的張燕而言,他的煩惱也不在劉毅之下。攻打了足足二十天,好不容易看到了一點攻陷濟南的希望,劉朗生麾下是強但人到底不是鋼鐵之軀,黃巾士卒輪番衝擊下他們也開始疲勞了。
可波才書信一到,更要命的還有天公將軍親書,那便容不得自己不去了,身為黑山軍主帥麾下二十餘萬精兵,即使是波才張燕也不認為他就能指揮自己,再說戰前已然說好他的任務就是拿下清河牽制漢軍。自己付出的還不多嗎?那個天殺的劉朗生明明是個紈絝子弟劉家世代書香,怎麼就出了這麼一個將才還讓黑山軍碰上了,數萬士卒傷亡張燕怎能不痛?
如今倒好,清河拿不下要去走山道,崎嶇難行不說這輜重物資亦難以跟上,為全域性計?為全域性計就算拿下漢軍功勞也不是黑山軍的,他的損失還會進一步增加!假如有的選擇張燕一定不會放棄清河而去。至於分兵前往倒是經過深思熟慮,那劉朗生統軍得法戰陣百變即使為敵張燕對之還是頗為佩服,全軍而去他敢肯定劉毅絕不會讓他的黑山軍走的這麼輕鬆。
此處不能苛責張燕沒有全域性觀,黃巾軍的凝聚力是無法與漢軍相比的,他能如此已經是殊為不易了。其實換了劉毅又何嘗不是如此,討伐黃巾對他而言就是撈取資本,麾下百戰精銳是要用在日後爭霸天下的戰場上的。這鎮守清河是被盧植趕鴨子上架,到來之後設計種種戰術重創敵軍其出發點也在減少麾下士卒的傷亡,那顧全大局亦是多半被逼。
俗話說“怕什麼就來什麼”,此時張燕最怕的就是劉毅出城襲擾,摩雲清河兩戰金狼軍的戰力他已經十分清楚了,想要與之交手不落下風,自己一定要有三四倍與之的兵力方能安心。而清河城中到底有多少守軍張燕也一直沒能摸清,派進去的細作都被守軍的嚴查抓了個乾淨。而如今的軍情顯示他要面對的不止是劉毅的金狼軍,劉焉亦率十萬大軍前來。
得知訊息的那一刻張燕極有罵孃的衝動,他甚至懷疑是不是天公將軍與波才的安排已然洩露,而眼前戰局亦是劉朗生故意為之。否則劉焉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在自己下令分兵之後就大軍壓境?天下還能有那麼巧合的事情?這漢軍若是裡應外合捱打的就要變成分兵之後的黑山軍了。
劉焉是幽州刺史,幽州戰力最為堅強的漢軍便是公孫瓚麾下的白馬義從,與劉毅的金狼軍齊名,卻不知這支強軍是否前來。張燕到底是久經戰陣之輩,冷靜下來之後便作出了親自率軍迎擊劉焉的決定,他要透過實戰看一看這支漢軍的實力,亦是為自己日後的決策提供佐證。倘若敵軍實力稍差他還能兩面拒敵,可一旦實力堅強張燕亦要為自己考慮後路了。
黃巾之中無人不知劉毅劉朗生“萬人敵”之名,而此次濟南作戰金狼軍擔負守城之責張燕並未見到對手在戰陣之上的威勢,不過在與劉焉的交手之中他卻見到了兩位可稱勇猛無敵的戰將!一人身穿綠色戰袍兩尺長髯極為顯然,手中大刀有鬼神之威,另一人黑袍黑袍施一支丈八蛇矛凌厲之極,開始的鬥將張燕麾下有六名驍勇善戰之將就是折在了此二人手中。
黃巾之中若論武勇便以管亥,張牛角和周倉幾人最為出名,但張燕的武藝亦是極為不凡,當年演練管亥還要遜他一籌!可便是如此武藝在面對這兩員戰將之時張雲邈甚至缺乏出戰的勇氣,關羽關雲長,張飛張翼德,兩員戰將的姓名他已是牢記心間,怕是劉毅的“萬人敵”亦不過如此。
鬥將失利鬥軍張燕也沒有佔到便宜,那支令黑山軍膽寒的鐵騎營騎軍再度出現,原來他們也並沒有離開清河而是一直在尋找機會與敵打擊。見勢不妙張燕立刻選擇撤軍回寨據守,劉焉大軍再加上鐵騎營騎軍若是纏戰起來他不會有半點的便宜可佔,但如此一來試探敵軍的目的並沒有達到。
“將軍捷報,將軍捷報……”清河城鎮軍將軍府中一名十五隊士卒滿臉興奮的小跑到大堂門前,看見張十八禁聲的手勢那音量方才降低下來,將軍一定是在詳查軍情了,這兩天都是如此,便連巡城都停了一日。
張十八接過絹帛便轉身進屋,見劉毅依舊是面對地圖並無半點反應,不由又是猶豫起來,還是李平起身接了過去,看過之後也是面有喜色,只不過便是如此他也沒有打攪劉毅,此時朗生肩上的擔子可是極重的,沒看見老王送來的飯食還放在案几之上,已然不見半點熱氣了。
“劉刺史首戰得勝了?”片刻之後劉毅方才問道,眼光卻仍是緊盯地圖,一個又一個作戰方案出現在腦海之中又被他一一否定,率軍出擊?還不到時候,張燕的應對也並沒有出乎他的預料,換了自己亦會試探。
“劉刺史引軍與張燕交戰,那義軍之中有兩將極為勇猛力斬黑山軍六員大將,再加子龍騎兵之助,首戰告捷,此時張燕已經退回城寨據守!朗生,看來那關羽張飛很不簡單,連子龍都稱其勇不在興霸之下。”潘鳳聞言道,而聽聞趙雲在信中所言眾人面上皆有驚容,不為別的單為關張二將,能和甘寧相提並論定是一等一的豪傑,子龍素來不會虛言。
“有此豪傑之士我軍之福也,子龍有否提到義軍戰力如何?”劉毅一笑回身道,聽到這兩個熟悉的名字,對他們的勇武朗生自然不會有絲毫的驚訝,以關張之能此乃理所應當,他心中關心的其實和張燕也並無不同。一旦義軍實力不差他就會兵行險招與劉焉裡應外合爭取擊破敵軍!
“子龍言之除了劉玄德所部千人之外其餘僅與尋常郡國相若,士卒多半缺乏訓練,不過劉刺史麾下那五千精兵頗為強悍,差可比我清河士卒。”劉毅最關心的是什麼趙雲不會不知,信中也做了頗為詳細的分析。
“五千精兵……”劉毅自言自語了一句又再沉吟起來,趙雲所言與他想象的差距不大,至於劉備麾下也是意料中事,史書中他的“白耳精兵”便是大漢強軍!只不過劉玄德前期顛沛流離很多能力都被人忽略了。這還不是劉毅眼下所在意的,他要精心計算一番以眼前的實力是否可以出擊。
“興霸,我若留下四千步卒用於守城,其餘盡數交託與你,可有把握拿下敵軍城寨。”一番思索之後肖毅首先對甘寧問道,論野戰能力青龍營與玄武營的戰力相差不大,但若論攻堅興霸便是當然之選,平常與之探討戰法之時劉毅對甘寧的能力是極為佩服的。
“大哥與寧八千精銳,再請裴校尉相助,必可破其一路營寨,只是這攻擊之時我軍側背如何保障?”甘寧聞言幾乎不假思索的言道,他可不是信口開河,數日以來苦思破敵之法的並不止劉毅一人,每日甘寧都會在城上詳察敵軍陣營,青龍營計程車卒亦是隨時都會做好攻擊敵軍的準備。
“興霸客氣了,將軍,紹願與甘校尉同去。”一旁裴元紹聞言也是慨然道,數月的並肩作戰尤其是清河城下的短促突擊,青龍玄武二營之間已經結下了極為深厚的情義,當然亦有較勁之處,不過若論攻堅的確是青龍營所長,裴元紹自然不會在此時和甘寧相爭,而是會全力加以配合。
“嗯,有興霸元紹統軍攻寨毅可安心,至於這側背之保障便由我親自為之,加上城中的軍馬毅還可得六七百騎,夠用了!”看著甘寧裴元紹之狀劉毅也是心中欣慰,當下便斷然道,如今八曲十三隊都在身邊,便是六七百騎他也有信心擊潰數千敵軍。
“將軍,還是我等前去吧。”李平一聽不對急忙說道,看來朗生這是憋的厲害了,他乃三軍之帥豈能為此親上戰陣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