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算是歪打正著的收了岳飛等人的心?
也算是一件喜事!
趙榛淡然擺了擺手道:“身於皇家,這本就是孤該做之事!天下人以心奉皇家,皇家又豈能坐視百姓生於水火之中?”
“燕雲的百姓,也是大宋百姓!燕雲的領土,也是大宋的領土。”
“孤時常在想,強漢能夠呼喊出犯我強漢者,其雖遠必誅。”
“盛唐更是能在西域橫行無忌,萬國來朝!”
“而為何到了我大宋,只是敗了一次,就敗了百年!”
“檀淵之盟,明明大宋是勝利者,卻落得個年年向遼國進貢換取和平的下場,更是因為遼國的威脅,導致只能坐視西夏做大,大宋也只能步步退讓。”
“遼人在大宋的領土,更是天生的高人三等!區區一個遼國的牧民,到了大宋境內搖身一變就會成為人人巴結的人上人。”
“這一切,歸根結底都是出在大宋的制度上。”
“五十年前依舊活躍在世上的張子曾經有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子也曾經想著評定邊疆,為國開韁!”
“可是越往後,大宋的嘴上功夫就越厲害,大宋在邊疆上,就越軟弱。”
“不論是和遼人打,還是和西夏打,都是點到即止,哪怕是勝利了,也要以一種失敗者的姿態去和談。”
“這,算是什麼?”
雖然在趙宋的年代,不能如同其他的穿越者同行一樣,用橫渠四句去簡單粗暴的裝逼,讓人震驚。
可是趙榛卻依舊在這個時候,將這橫渠先生最為振聾發聵的名言,說了出來。
趙榛曾經看到過一個段子。
講的是朝代武德。
大漢:我把你揍了,你得叫爸爸,不叫繼續揍,爸爸沒事揍兒子,閒著也是閒著。
三國:哪怕我們內鬥捲成了球,依舊能夠按著你們外族揍。
盛唐:一人滅一國瞭解一下?
大宋:我打贏了,咱們能好好談談了吧?最多以後我的壓歲錢給你,再認你當哥哥唄!
曠古至今,唯獨大宋的朝臣活生生的分出了三個對外派系。
主戰派:我們主動打!打到他們願意談為止!
主和派:他們打過來了,我們就先跟他們打一場,告訴他們我們不好欺負,然後再跟他們談,無非就是給點歲幣的事。
投降派:官家,要麼咱投了?
滿朝文武,自打趙二達成了高梁河車神的成就之後,就對打仗,就對收回燕雲十六州噤若寒蟬。
哪怕其中有著范仲淹,有著狄青,有著一大票的名將名臣願意帶兵,更有著宋哲宗這種願意打仗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