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老弟,之前公孫瓚圍攻鐶轅村時,都沒見你找我幫忙。怎麼現在卻為了曹操跑來借兵了?”
“唉!”一聲嘆息後,就聽華興張口解釋道:
“早在數月前,我已與曹操結盟。如今曹操有難,華某定當全力支援。只不過在下兵力有限,而敵軍又太過強大,只好來弘農向將軍求助了!”
“哦,原來你與曹操結盟了啊?”
若有所悟的點了點頭後,高順並沒有急於表態,而是託著腮幫子陷入了一陣沉思。沒人看得出,此刻的他到底是何想法。
等了大半分鐘後,高順才從思緒中走出,開口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關於兵力之事:
“對了,袁曹之戰我們雖有耳聞,但具體情況並不清楚。我聽說袁氏兄弟共派出二十萬大軍圍攻曹操,此事是否確鑿?”
面對高順的詢問,華興是有過片刻猶豫,但最終還是選擇瞭如實相告:
“確有此事!袁紹、袁術各自領兵十萬,一個駐在許昌以北,一個紮在陳留以東,加起來共計二十萬兵力。”
“喔?真有這麼多啊?”
話音剛落,就見高順雙眉緊鎖,略顯驚訝的道:
“我本以為二袁是在虛張聲勢,沒想到竟是真的……哎?那曹操有多少兵力啊?”
“曹軍的兵力……非常有限。算上我帶去的人馬,許昌城內也不過六萬兵士。”
聽過華興的答覆,坐在對面的高順情不自禁的發出了一聲輕嘆。
一邊是二十萬大軍,另一邊卻只六萬兵力,連對手的一半都不到。如此懸殊的差距,實在是讓人很難樂觀。
“哎?對了!”很快就聽高順又二次問道:“我記得曹操在兗州還有不少兵力,他怎麼不調來抵禦呢?”
面對高順的疑惑,不等華興開口,就被坐在一旁的陳宮搶了先:
“高將軍,兗州是曹操上個月才打下的地盤,城內都是剛剛俘獲的降兵。若現在調來支援,不僅幫不上忙,很可能還會添亂。曹操並非魯莽之人,他是絕不會輕易呼叫的。所以依老夫之見,曹操此戰已是滿盤皆輸,就算咱們去了,也不可能扭轉乾坤。”
話到此處,也不等高順表態,陳宮便帶著一臉肅容望向了華興,毫不客氣的拒絕了對方:
“華將軍,此戰不僅對我軍無益,而且必敗無疑。你讓我軍發兵救援,與坑害我等何異?此事老夫和高將軍是絕不會答允的,還請你早日斷了念頭,速速離開弘農吧!”
陳宮此言雖然殘忍,但不無道理。
聽完之後,高順也下意識輕點了兩下腦袋。
很顯然在這件事上,他跟陳宮看法一致。
華興早就料到會是這般結局,所以他並未露出太多失望之色。
待陳宮話音剛落,就聽他主動跟對方談起了條件:
“高將軍,陳大人,我知道我的請求是有些強人所難,但只要兩位肯發兵援助,華某願許下三個承諾!”
陳宮雖不想幫助華興,但在聽到“三個承諾”後,他立馬顯出了好奇的目光:
“哦?都是什麼啊?”
“第一,只要將軍肯發兵援助,無論勝敗,華某都會在一年之內為將軍求得一個二品官位!”
呂布死後,高順雖是繼承了弘農太守一職,但品階始終未變,仍是個三品的平西將軍。
華興相信,就憑他和小皇帝與伏完的關係,為高順求個二品官階應該不難,便主動許下了如是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