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興剛送給劉協的那本,就是整套書的第一冊——初露鋒芒。
劉協看上去跟個小大人似得,但其實仍是個孩子。
再加上東漢時期的文化產品本就匱乏,剛接過此書,他就被那絢麗多姿的封頁深深的吸引了!
隨後,在聽過七個葫蘆娃的本領介紹後,劉協就更加愛不釋手了。
如此神奇玄妙的書籍,他之前還從未看過。當場兩眼冒光,恨不得立馬就開啟觀看。
見到此景,華興暗自一笑,很顯然,他準備的這份禮物對方是非常喜歡。
想讓一個孩子聽話辦事,除了用“棒子”威脅之外,“糖果”獎勵也是非常的重要。
而這套手繪版的《葫蘆娃》,就是華興送給劉協的獎勵。
若換作普通人家的孩子,隨便準備點好玩的東西,就能起到獎勵的作用。
但劉協不一樣,他可是當今聖上。
東漢時期好玩的東西,他早就嚐了遍,想準備一份令他滿意的“糖果”,絕非易事。
華興也是消耗不少的腦細胞,才想出了繪製《葫蘆娃》的主意。
一開始他還有點擔心,害怕對方因為年齡“超標”,對此書提不起興致。
畢竟在兩千年後,《葫蘆娃》基本上都是給十歲以下小朋友看的,而劉協今年已年滿十四。
但現在看來,他的擔心完全多餘的。對此題材,劉協也是相當的著迷。
本以為今日會談已經結束,劉協剛打算翻開手中的書冊,就聽華興又開口說了一句:
“對了,還有件事我想問問老弟。”
聞言,劉協只好將心思從畫書上又抽了回來,抬頭問道:“什麼事啊?”
“我想知道,鐶轅礦脈一事,到底是誰發現的?”
“發現?”劉協是一臉莫名。
“沒錯!若沒記錯的話,之前鐶轅鐵脈一直是董卓在私自開採。為了不讓朝廷察覺,他甚至未將此礦的資訊登入在案。你們又是如何知曉此事的呢?”
早在公孫瓚發兵攻打鐶轅村時,華興就有過類似的疑問。
他記得很清楚,自打他入駐鐶轅村後,朝廷就從未派人去過鐶轅山。
按理說,對方是不可能發現此礦的。
可結果呢,他才剛採了兩個月,朝廷就派兵來了,著實令人費解。
為了搞清此事的真相與源頭,華興便當面跟劉協問了出來。
“哦,你說這個事啊……”
沉吟了半晌後,就聽劉協抬頭回道:
“好像是幾個月前,杜大人私下裡告訴我的。”
“杜大人?”華興眉頭一皺:“哪個杜大人?”
“就是大司農杜邢。可能是他在排查礦脈時,無意中發現的吧……”
在這件事上,劉協沒有說實話。
杜邢雖是大司農,掌管著漢室礦脈,但當初揭發此事之人並不是他。
真正的源頭是劉協的枕邊人——西妃。
但一來,劉協是真的很喜歡西妃,不想出賣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