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唐盛的講解,臺下很多兵士都露出了羨慕之色。
但羨慕歸羨慕,眼瞅著又是一分鐘過去,場內仍無一人回應。
至於這其中的原因,其實也不難理解:
雖然華興軍在醫治戰俘方面做得很到位,得到了不少兵士的認可,再加上他們給出待遇也比幽州軍高,所以平心而論,確實有不少戰俘都動了心。
但是,無論他們做得再好,幽州軍和華興軍在本質上仍舊是敵對的關係。
此刻,讓這些兵士們當著眾多戰友和領導的面,主動站出來歸順敵軍,多多少少在臉面上還是有些過意不去,擔心此舉會被戰友們唾罵與嫌棄。
所以即便是心有所想,也沒人敢當即站出,而是留在場內繼續觀望起來。
大約又等了半分鐘後,臺下終於有一男子張口說話了。
但他並不是出來表態的,而是帶著一臉擔憂之色,向華興提了一個問題:
“呃,那個、那個……華將軍,恕在下斗膽一問。若是不肯歸順,您、您又將如何處置啊?”
此話一出,場內眾人立刻安靜下來,所有的目光都齊刷刷的望向了華興。很顯然,大夥對這件事都格外上心。
如果此刻,華興回了一句“不降者全部處死”的話,場內近兩千名戰俘,十有八九都會選擇歸順。
面子和情誼雖然是很重要,但在性命面前兩者皆可拋,沒有什麼比活下去更重的。
但令人意外的是,華興並沒有這麼說,也沒有表露出任何的威脅之意,而是面帶微笑的回一句:
“不降便不降,目前……沒有任何的後果,我也不會單另處置。就跟這兩天一樣,繼續留在牢區就行。”
此話一出,場下不少人都鬆了口氣。
既然沒有生命危險,大夥也就不急著表態了,臺下也很快恢復到了之前的寧靜狀態。
“華將軍,那要是我們一直不降呢?你總不會就一直這樣關下去吧?”
不投降就關在牢區,並無生命危險,這事聽上去貌似不錯。但只要稍微用點腦子就能猜到,這肯定不是長久之計,所以很快就有人問了出來。
“那當然不會了!”
華興也當場搖頭否定了此事:
“我雖然不想傷害各位,但若大夥都不肯歸降,我也不可能一直就這麼白白養著各位。我今天來,就是想和大夥說這件事的。”
見話已至此,華興便不再廢話,一臉嚴肅的跟臺下眾人講起了今日主題:
“既然大家不肯歸降,那理論上各位仍是幽州軍的一員。所以各位最終的結局如何,其實全都掌握在你們的主公——公孫瓚的手裡。”
聽過此話,場下眾人瞬間糊塗了。
身為戰俘,自己的命運怎麼會掌握在主公的手裡呢?很快就有人出言問道:
“華將軍,我們都是被你抓來的,跟主公有何關係啊?您此話何意?”
聞言,就見華興的嘴角劃出了一抹淡淡的笑意,開口解釋道:
“因為我會在今日派人前往幽州,找你們的主公商討各位的‘前程’。呵呵,只要你們的主公願意繳納‘贖金’,我便會第一時間放各位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