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關羽的大刀距離自己只剩下不到十米時,華興終於眼前一亮,似乎是想到了什麼,抬手喝止了對方
“將軍且慢!請聽在下……最後一言!”
雖然很不想搭理華興,但聽對方說是最後一言,關羽還是耐著性子拉住了韁繩,一臉不耐煩的問道
“何事?快說!”
見對方給了機會,華興定不會錯過,立馬上前一步,指著關羽張口罵道
“人都說關雲長是義薄雲天,沒想到今日一見……哼!不過爾爾。要我看,你不過就是一自私自利,不忠不義的傢伙罷了,真是令人失望!”
關羽這一路走來,遇到過不少小瞧他的人。
有人說他武藝不行,後來被他收拾了;
也有人說他軍法不行,後來也受到了教訓。
可像華興這般,說他“德行”不行之人,還是頭一次出現,也深深刺痛了關羽的靈魂。
因為在關羽的理念中,“忠義”二字堪比天地,乃是他這麼多年來,從未動搖過的為人之本。
可華興卻說他是個不忠不義之人!
對此評價,關羽真的是相當的不滿。
聽聞此言,他眼中瞬間閃過了一抹深深的恨意,彷彿要將對方撕碎一般。
“哼!你個華姓小兒,關某不肯降你,正是因為我心存忠義。什麼自私自利,不忠不義,簡直是一派胡言。你此話到底何意?今天非得給我說清楚不可!”
見關羽對此事如此認真,華興便知他這次賭對了。
心中暗自欣喜,臉上卻故作輕蔑,口中二次罵道
“哼!什麼心存忠義?不過就是欺世盜名罷了。要我看,你不肯投降,只是為了保住你的名聲而已,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大忠大義!”
“放屁!”
可這次還不等關羽開口,就聽一旁的張飛搶先罵道
“那照你這麼說,所有不肯投降之人,都是欺世盜名?只有投降於你,才算是大忠大義?你這歪理邪說真是可笑至極!”
見對方並不理解自己話中之意,華興先衝張飛搖了搖頭,隨後才不慌不忙的解釋道
“將軍此言差矣!在華某看來,忠義與否,絕不是簡單的降或不降就能判定的。兩位若以為只要不降就是忠,那你們對“忠義”的理解真的是太片面、太狹隘了。這樣吧,我先問二位一個問題,你們的主公公孫瓚,目前最需要的是什麼啊?”
沒想到華興竟提起了他們的主公,關、張二人同時皺起了眉頭。
由於不清楚對方到底是何目的,他二人只是對視一眼,並未張口答覆。
“既然兩位不肯回答,那就由華某代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