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放在平日,雪下就下了,關羽也沒什麼好怨的。
畢竟瑞雪兆豐年嘛,冬日下一場大雪,對來年的莊稼也是大有益處。
但今日有所不同啊!
今晚乃是他們執行火攻的重要時刻,此時下上一場大雪,這讓人怎麼點火呢?
一場大雪下來,不僅會增加點火的難度,就連木製圍欄都會變得是又溼又潮。
想在這種天氣下點燃木材,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即便圍欄被勉強點燃了,之後也會被不斷飄落的雪花澆滅。
所以幾經思量後,雖是倍感惋惜,但為了大局著想,關羽還是叫停了當晚的火攻行動。
……
身為幽州軍的護軍,軍中的銀兩都是由趙護軍負責管理的。
昨夜,老黃去採購薪柴膏油之前,曾去趙護軍那裡支取過銀兩,趙護軍便是在那會兒猜到關羽要使用火攻之計的。
一開始,他還以為此計是關羽自己想出來的。
可後來,他在馬廄碰到老周後才曉得,原來張飛當日也來過馬廄。而且老周在和他聊天時,還將火攻一事告訴了對方。
這之後又發生了什麼,趙護軍並不清楚,但以他對張飛的瞭解,他敢肯定在得知此事後,張飛定會第一時間跑去告知關羽。
再加上老黃也是在張飛離開馬廄後的一個時辰內,去找趙護軍領的銀兩。
所以將這些線索拼在一起後,趙護軍很快就理出了真相:這條火攻計的源頭並非關羽,而是他趙護軍本人。
只不過,此計並非他親口告訴關羽的,而是由老周先傳給張飛,再由張飛告訴關羽,多了兩個“傳遞”環節罷了。
自己想出的計策,卻要依靠他人之口才能傳入主將耳中,對此趙護軍的心裡多少有些不太舒服。
但轉念一想,“功勞”雖然沒有了,可自己的計策好歹被對方採納了,而且說不定還能幫助部隊取得勝利,也算是為軍隊出了份力。這麼一想,他的內心才好受了一些。
但光是出謀劃策肯定還不夠的,他更希望能夠親身參與到本次行動之中。
所以從當晚開始,趙護軍就一直在營裡等待著將軍的召喚。
他相信這麼重要的軍事活動,兩位將軍定會叫上自己一同前往的。
更何況,火攻之計本來就是他的主意,執行時怎麼著也得讓他參與一下吧?
可結果,一直到第二天中午,關羽都點完精兵返回營帳休息了,他也沒能聽到自己的名字。
面對如此結局,趙護軍的內心瞬間湧出了一股莫名的失落。
在多次打擊過後,此刻的他就連去找將軍爭取一下的念頭都沒有了,當即轉身離開了此地,帶著一副萬念俱灰的表情,緩步向馬廄走去。
……
大雪一下就是三天。
到第四日清晨,見雪終於停了,關羽第一時間將張飛叫入軍帳,二人又重新商議起了火攻一事。
大雪雖然停了,可地上的積雪仍有一拳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