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公冶將軍得知狀況,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對此愛莫能助。
寅國主力軍的現狀,並不比其他寅國部隊好,他們同樣只能龜縮在據點內。
上面已經說了,寅國主力軍要敢去支援其他據點,飛龍崖上的中原強者,定不會錯失剿滅他們的良機。
剛才麃鹿大將軍詢問公冶將軍,這麼做真的好嗎?
其中指的一點,就是公冶將軍決定見死不救,捨棄寅國主力軍外的其他部隊。
就目前飛龍崖區域的局勢,寅國遠征軍已經無力迴天,公冶將軍決定捨棄之前佔領的地盤,放棄將近五分之一的寅國據點。
對於公冶將軍而言,寅國遠征軍沒有餘力霸佔那麼多地盤,他們能守住腳下的一畝三分地,就該謝天謝地了。
不對,確鑿的說,公冶將軍並非要守住腳下的一畝三分地,公冶將軍真正想守住的東西,是寅國最後的戰力!
哪怕將寅國佔領的地盤,統統歸還給中原皇室,公冶將軍也不願看到寅國將士再添傷亡。
所以,公冶將軍派出斥候,給駐守在寅國各據點的部隊,發出了最後一道命令……
有能力突圍的寅國部隊,立即棄守據點,設法與主力軍匯合。
無能力突圍的寅國部隊,盡人事聽天命,只要能活下來即可。
以上就是寅國主力軍敗退之後,公冶將軍給寅國各據點的將士們,發出的最後一道指示。
公冶將軍心底清楚,中原勢力已奪回飛龍崖的控制權,要不了多久,中原勢力即可完善飛龍崖區域的防線,掌控該地區的視野。
到那個時候,公冶將軍就無法聯絡其他據點的寅國將士。
簡而言之,現在是公冶將軍聯絡其他寅國據點,最後的視窗期。
“公冶元帥,關於向十三國同盟求援一事,我們真的要……那樣彙報嗎?”上吾大將軍面色發青,若非親耳聽見,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敢相信,公冶將軍會以這種方式,彙報飛龍崖的戰況。
“最終決定權,交給太古尊上定奪吧。”
公冶將軍準備讓飛鴻大將軍帶著他的親筆信,去一趟‘雷門道’,向十三國同盟的主力軍求援。
公冶將軍的親筆信中,看似記載了飛龍崖一戰的戰況。
只不過,讀過此信的三位大將軍都知道,信中內容大部分都是……信口雌黃!
如果只是普通的胡說八道,三位寅國的大將軍,倒不至於一而再再而三的向公冶將軍確認。
說句實在話,三位大將軍都知道,寅國主力軍慘敗一事,絕不能一五一十的向十三國同盟彙報。
寅國必須找一些藉口來推卸責任,從而避免被另外十二國譴責。
寅國主力軍戰敗的結果無法改變,公冶將軍只能透過捏造過程,從而保住寅國的國體顏面。
三位寅國大將軍都覺得,公冶將軍應該儘可能的推卸責任,從而挽回本國的顏面,讓他國都覺得寅國將士敗得很有體面。
比如責怪十三國同盟提供的情報有誤,直言中原武林除了古今六絕以外,還有其他與之匹敵的強者!
因十三國同盟提供的情報有誤,寅國主力軍低估了中原勢力,才會無可奈何的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