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子丹的人,通常都很能打。
聽了郭悳岡的講述,周棟才知道這位袁子丹在勤行也是位特別能打的主兒。是根紅苗正的袁氏後人,祖上就是大名鼎鼎的袁枚。
袁枚可了不得,乃是乾嘉時期著名的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和美食家,自號蒼山老人,隨園主人。
這位隨園主人最厲害的其實還不是寫文章,而是以一個美食家的身份,寫出了一本讓天下廚師奉為經典的《隨園食單》,從食材分類、遴選、到烹飪手法無一不全,偏偏人家還是半路出家,沒有勤行師承,這份天才簡直可比創出了《九陰真經》的黃裳。
他的後人自然不敢冒犯祖上的雅號,不過還是被人尊稱為‘新一代隨園主人’。
提起這位袁子丹,郭悳岡無奈之餘更多的還是佩服:“周弟你是不知道,這勤行能讓我佩服的就三個人。
一位是我的乾爹,雖然只是個普通廚師,卻在我當年最潦倒的時候幫助過我,胸襟廣闊、仁義無雙。
另一位就是兄弟你,一份大腸刺身吃得我是心服口服。
而這第三位,就是這位新一代的隨園主人了。
這位袁子丹先生不僅詩畫雙絕,更是一位高廚,京都不知道有多少達官貴人都想和他結交,結果你猜怎麼著?”
說到這裡故意留了個氣口兒,轉頭看了眼於老師,於老師接過話道:“結果人家是一概不見,卻給每個上門拜訪的人送了一碗水......”
郭悳岡長嘆一聲道:“君子之交淡如水啊,既給人留了面子又拒絕了人,骨子裡還透出一股傲意,你說高明不高明?”
周棟點點頭:“高明。”
心裡卻很奇怪,京都是什麼樣的地方,就連他這個剛‘畢業’沒多久的年輕人都知道,袁子丹這種做法是要得罪人的,在京都得罪達官貴人,居然還能混得下去?
而且隨園不是在金城麼,雖然後來被戰火所毀,袁家要重建隨園也該在金城啊,怎麼跑到京都去了?
畢竟是專業技校畢業的,隨園的歷史周棟還是聽何必進講過的。
“所以說啊,哥哥我這點面子在人家袁先生那裡算什麼?可偏偏乾爹他老人家從年輕時起就有一個心願,就是想親口嘗一嘗隨園食單上記載的美食。”
郭悳岡苦笑道:“再過一週時間就是乾爹的八十大壽了,他老人家身體又不好,恐怕......所以哥哥我才想著,要幫助乾爹完成這個心願。”
“原來郭老師是有這樣的孝心啊?”
周棟點點頭:“可你剛才不是說隨園還是對外承辦宴席的麼?既然這位袁先生開啟門做生意,又為什麼會拒絕你呢?”
於老師介面道:“周弟你有所不知,隨園對外經營是沒錯,可是每天只接待一桌客人。
而且就這樣還得先考查客人的為人:不順不孝者不接、身在高位卻無清名者不接、不通經義者不接、不懂飲食之道者不接。”
周棟訝然:“還有這麼多的規矩?”
這還真是第一回見到這麼開飯館的,一天只一桌客人不說,還有各種的規矩?這位袁子丹先生有點意思啊。
“可不是麼?”
老郭嘆道:“好傢伙,就這一條不通經義者不接,就難倒了不知道多少人啊。我也算是讀過些經義的,去報名排隊的時候心裡都沒底。
還好,人家袁先生說了,我對相聲藝術多少有些貢獻,雖說這相聲是‘雅痞文化’,他還挺喜歡的,這才算有了排隊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