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我是勤行第一人> 206 吃土的天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06 吃土的天才 (1 / 2)

非洲展區內並沒有來北非的廚師。

聽懷良人說,代表非洲飲食文化頂端的埃及對香江美食大賽的牴觸情緒很大,並沒有派人參加。

在埃及人看來,埃及與華夏同屬文明古國、同樣有著悠久的美食文化,埃及就應該和華夏一樣擁有幾十個參賽名額,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整個非洲才有三個名額!

沒有了埃及廚師加入,人丁單薄的非洲展區就顯得有點寒磣了。

展區裡就站了幾個黑炭頭和一個怎麼看怎麼不像是非洲人的小夥兒。

這個小夥子沒有埃及人那種近似亞洲人的黃面板,也不像非洲黑人全身黑的發光,他的面板顏色更接近褐色,很像是大老美那邊經過了幾代轉基因的美籍黑人。

額頭扁平、鼻樑高聳,肌膚細膩程度更像是面板略黑的亞洲人種。

吸引周棟他們走過去的並不是這個非洲小夥兒的長相,而是放在他面前的一摞圓餅和一大鍋羅非魚湯。

這種又被叫做‘非洲鯽魚湯’的美食很貼近華夏人的口味。

湯鍋內飄浮著白色的豆腐片、紅色的胡蘿蔔片和黃色薑片,甚至還有用量頗為精細的胡椒粉,在早晨喝下這麼一碗熱騰騰的魚湯,感覺應該非常不錯。

不過真正引起周棟三人興趣的,還是那一摞圓餅。

圓餅的外形很像華夏的反手圓燒餅,只是上面沒有撒落芝麻,被烤的微微泛出淡黃色,和一種灰黑色調摻雜在一起,看上去竟然非常有質感。

普通人或許還要嘗一嘗才知道,以周棟三人的靈敏嗅覺就是不吃都知道,擺在面前的就是傳說中的非洲‘土餅’,也就是所謂的‘吃土’!

某些地區的非洲人有長期吃土的習慣,要取撒哈拉以南地區地下幾米處的乾淨嫩土,經過碾碎、過濾等步驟等得到最細膩的泥土,然後再往泥土中加入一些麵粉,食鹽和油,不停的攪拌成為糊狀之後,再挖出一小塊做成餅狀或者條狀,經過太陽的暴曬就可以直接食用。

非洲人之所以會吃土,原因有兩個。

第一是懶,就算援非的華夏志願者教會了他們種植莊稼,他們也懶得去弄,不過懶人有懶辦法,最後竟然開創了吃土先河。

第二則是因為他們飲食結構單一,需要從土裡補充一些微量元素。

不過這位非洲小夥兒做的‘土餅’顯然高階多了,從顏色上看,土餅中的糧食比例顯然更高,除了小麥粉外,應該還有玉米粉,土所佔的比例應該不會超過三成,而且他做的土餅顯然經過了烘烤程式。

從味道上分析,這種改良後的土餅居然比普通燒餅多了一種泥土的味道,就像是空山新雨後,從地面升騰而出的那種自然味道一樣。

周棟和懷良人對望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睛中看到了一絲驚奇。

土餅這種因為懶惰和貧窮而出現的食物自然跟美食毫不沾邊兒,不過面前這些改良版的土餅倒是頗有些匠心。

這個完全不像非洲人的非洲小夥兒有點意思啊......

望著走近的三人和被土餅吸引漸漸聚攏過來的一些評委和吃瓜群眾,非洲小夥兒開心地笑了起來,熱情地招呼道:“新鮮出爐的非洲土餅和羅非魚湯啊,大家要不要品嚐一下?

請放心,改良後的土餅裡面最多隻有三成土,而且是我精心挑選的家鄉上等好土,不會太難吃的......”

周棟等人都是一愣,這個非洲小夥兒說的居然是中文,而且頗為熟練,如果不是帶著一股非洲毛子味,簡直就是個標準的華夏青年了。

來自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評委們哈哈大笑,一個個都在擺手。

別開玩笑了好嗎,摻了土的餅子再好吃也比不上油酥燒餅和烤麵包,你看我們像是窮到吃土的樣子麼?

屬於華夏的專業和大眾評委則有些好奇地看著周棟和懷良人。

前天見過一面的嚴一也在其中,在他的介紹下來自華夏的同行都知道了站在土餅前的周棟就是最近聲名鵲起的華夏面王,更別說還有懷良人這個曾經攪動華夏勤行半天風雨的大神級人物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