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絲~襪奶茶的由來,周棟在度娘處得到的答案也是眾說紛紜。
有的說這種奶茶做法最早就是用沒使用過的絲~襪過濾茶水,才保證了奶茶口感細膩,如絲般順滑。
有的則說過濾茶水用的根本就不是絲~襪,而是白棉布做成的濾網,只是濾網用的久了,被紅茶水浸泡變成類似絲~襪的褐色,絲~襪奶茶便由此得名。
而在喝過蘭芳園的絲~襪奶茶後,周棟有了自己的一番見解。
用來炮製奶茶的過濾工具究竟是絲~襪還是棉布網其實並不重要,兩者都有相同的功能,只是白棉網更衛生乾淨,絲~襪這種東西就算是沒有穿過的,也是工業化產品,多半還是對健康沒什麼好處的。
絲~襪奶茶得名的真正原因,周棟認為還是口味。
與在大陸喝過的奶茶不同,蘭芳園的絲~襪奶茶滑膩柔順的令人髮指,帶給口腔和食道的那種觸感可不就像是最上品的絲~襪一般麼?
如絲般順滑、如絲般親膚貼肌,這恐怕才是絲~襪奶茶得名的真正原因。
“小兄弟,你端著杯奶茶一小口一小口的喝,這得喝到什麼時候去?換了是我兩口就喝光了,看著替你著急啊......”
號稱正在減肥期的光頭中年撕下一根燒鵝腿,正大口大口嚼吃著,轉眼間一根燒鵝腿下了肚,拿起旁邊的奶茶兩口喝光,沖服務生招呼道:“加杯鴛鴦。”
周棟搖搖頭,光頭中年一看就不是行內人,看他的吃相就知道了,不明白細細品味的道理,簡直就是牛嚼牡丹。
低下頭,繼續慢慢品味奶茶。
完美級嘗味全面開啟後,周棟這一小口一小口的品味過程,就彷彿是剝繭抽絲一般,穿過奶茶的每一個分子,就如同穿越了一條時間長河。
在長河的另一邊,他彷彿看到了一位廚師正熟練的操作著兩隻茶壺,手法快如翻花蝴蝶,在進行絲~襪奶茶必須經歷的撞茶過程。
所謂‘撞茶’,就是先用一個水壺燒水,另一壺中放入早已準備好的斯里蘭卡紅茶;其中上者用頂級紅茶、中者用茶包、下者用茶沫.....
等到燒水壺中的水已經達到了九十度左右,廚師立即執壺在手,將水從高處撞入放了紅茶的壺中,而後兩壺互相傾倒,相撞不休,至少要有三四個來回!
一般的廚師也就是能夠掌握三到四次撞茶,撞擊的次數越多,如果沒有高明的手法,反倒可能會影響茶色甚至是茶的味道,這本來就是件比較玄學的事情。
周棟看得很‘清楚’,‘時間長河’中的那位廚師足足撞擊了七次茶水,然後反覆過濾八次,才進入配奶的程式。
“怪不得蘭芳園的絲~襪奶茶最正宗,不光是廚師撞茶的手法高明,能夠有這樣濃郁鮮香的味道,是因為他們堅持用了鮮奶,而且......”
一杯絲~襪奶茶喝到半杯左右的時候,秘密已經被周棟喝出了個七七八八,剩下的半杯就更加不著急喝了,他還有一個猜測需要驗證。
如果可以與這位做奶茶的茶餐廳師傅交流下,他就可以肯定自己的猜測了,可惜估計是沒有這個機會的。
可能是菠蘿包和菠蘿油能夠外帶,所以銷量比奶茶更多,而且出爐時間又長,經常會需要客人等待一些時間。
周棟喝到一半的時候,熱騰騰的菠蘿包和菠蘿油才送來。
看了眼菠蘿包和菠蘿油,賣相可以給十分,周棟先拿起菠蘿包咬了一口。
‘咔咔’,菠蘿包上方口感極佳的脆皮讓周棟不覺一愣,果然不愧是菠蘿包的靈魂啊,硬生生被他吃出了脆骨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