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吃羊的歷史由來已久,很多國人都以為最好的羊肉在新省、蒙自、甘省等幾個地區,其實不然。
楚都附近的小山羊,都是草料加糧食喂大,肉質細嫩,入口即化,價格更是要高出外地羊近三分之一。
前些年從新省甘省過來的外地羊肉賣到2530元一斤的時候,楚都本地羊就已經超過了四十元一斤,這還是生羊肉。
在楚都數量最多的館子就是羊肉館,幾乎家家生意爆滿;在這裡你可以吃到羊身上的任何部位,從羊肉、到羊肝、羊肺、羊肚、羊腸、羊鞭、羊腦,簡直無所不包。
甚至還有‘燒羊眼’,一大碗熱乎乎的羊湯端上來,上面飄浮著紅亮亮的羊油辣椒,十幾雙羊眼就飄浮在湯中望著你,沒點膽量的吃貨還真不敢點這道菜。
楚都人吃羊甚至活活吃出了一個節日,都說羊肉性熱,小夥子吃多了能滾涼炕,楚都人就偏偏在入伏時吃羊!
一個個呼朋喚友鑽進大街小巷的羊肉館子,頂著三十幾度的高溫,吃著熱騰騰的羊肉,出一頭急汗,還要大叫痛快。
入伏這幾天,就是楚都的伏羊節。就這短短几天時間,消耗的羊肉數量都是以百萬斤計算,很多外地人不遠千里而來,就是為了嚐嚐楚都獨特的羊肉味道。
楚都有歌謠是專門贊羊肉的,‘蒼蠅館子大鍋湯,辣子要用羊油熬’
在楚都吃羊,第一要找那些看上去衛生條件不怎麼好的蒼蠅館子,這才是正經的羊肉館,星級酒店裡你是吃不到地道楚都羊肉的。
第二要看辣油的顏色,一家館子的羊肉好不好,從辣油就能看出一二。
楚都羊肉館裡的師傅都是用羊膘煉油,而後放入純正的辣椒粉熬製,壓小火,不停翻熬,光是這一鍋羊油辣椒就得花費小半個晚上的功夫!
就這樣羊油辣椒,連九州鼎食的餐廳內都不曾備有,畢竟成本等同生羊肉,又不是專門的羊肉館子,熬少了不值,熬多了又賣不光。
所以就連呂綠馨請吃伏羊,也只能是在蒼蠅館子,就這還得排隊等座,還不能有脾氣。
“我聽說歌風也是楚都的老館子了,生意這麼好,也不重新裝修下,真是的......”
總算呂綠馨與這家館子比較熟悉,半小時後就等到了一個空出來的小包間,這在伏羊節期間那就是特殊待遇了。
明顯是要蹭吃蹭喝的古亞楠走進包間就皺眉,這什麼環境啊?牆壁上刷的106都犯黃了,地磚一看就是最廉價的貨色,就這還裂了好幾塊,空調還是最老的窗機,吱吱呀呀賣力運轉著,也沒見出來多少涼風。
她自從來到楚都就沒嘗試過大名鼎鼎的羊肉館,就是嫌環境太差,今天也不知是被啥迷了心。
有些幽怨地偷偷撇了周棟一眼,見周棟一副期待的樣子,心裡實在好奇,忍不住問道:“周棟你是不是常來這種地方吃羊肉啊?”
“古總可能不知道,在楚都的羊肉館,歌風已經算是環境最好的了,要吃正宗的楚都羊肉,就得在這種地方。”
周棟打小兒就愛吃楚都的羊肉面和羊肉湯,幾天不吃都有癮,這段時間又是在早點部忙碌、又是到處亂跑,好久都沒能一飽口福了,所以今天呂綠馨提議來吃伏羊,他是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下來。
呂綠馨坐定後點了素拼、拌羊肉等幾個冷盤,周棟又要了個白湯燒羊腿,燒羊雜和燒羊腦,順帶還要了半箱綠棒子雪花啤酒,沒多久涼的熱的就擺滿了一桌,在呂綠馨這個東主的招呼下開始吃喝起來。
兩大杯綠棒子下肚,古亞楠也漸漸放開了,吃了幾口酸辣爽口的調羊肉和拌羊耳後,就滿懷期待地等著周棟和呂綠馨調理那根燒羊腿。
楚都的燒羊腿是盛放在大號的湯碗裡的,羊腿半隻浸泡在奶白的羊湯中,半隻搭在碗沿兒上,旁邊放著小碗的精鹽、羊油辣椒和洗過切碎的芫荽,客人可以自己調整口味。
兩位大廚先後嘗味,確定了放入的鹽量,這才將羊油辣椒倒入湯中,奶白的羊湯就像是被人用上等彩筆勾畫出了顏色,頓時變得紅亮誘人,同時一股焦香從碗中溢位,迅速瀰漫了整個包間。
周棟聞了聞,點頭道:“不錯,還是歌風的味道,老師傅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