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我是勤行第一人> 第十七章 包子界的‘江湖大佬’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七章 包子界的‘江湖大佬’ (1 / 2)

包子,白案永遠繞不過去的美食,同時也是老百姓幾乎都能上手的家常麵食。

龍鳳蒸餃糯米雞未必家家會做,可要說不會做包子,那還是比較少見的。

到現在周棟還依稀記得小時候爺爺奶奶做的包子,皮薄餡大最管飽,配上綠豆稀飯當早餐簡直絕了!

小學畢業那年爺爺包了韭菜雞蛋餡的包子讓他吃,還要他多吃,說這東西對男的特別好。周棟就想不明白了,不就是韭菜麼?怎麼就對男的好了?爺爺就嘿嘿的笑,一臉神秘的表情。

周棟想追問,卻被老媽一把拉走了,這個謎很多年以後才被解開。

北方長大的孩子對包子不會陌生,就像南方的孩子熟悉年糕一樣,可也就是愛吃而已,說不出個來歷究竟。

得到單項高技狗不理後,各種資訊潮水般湧入,周棟才真正瞭解到華夏包子的發展史,以及‘狗不理’在包子界的江湖地位。

所謂‘南叉燒、北燙口,天上掉下個狗不理。’

在狗不理出現以前,包子分為‘發熟面’和‘燙生面’兩大派系。

叉燒包就是發熟面的代表作,這種包子最好是選擇適合發酵的富強粉,發好後鬆軟如香糕,輕輕一捏都能陷下去,內餡則採用口感爽脆香甜的叉燒,最合南方人的口味。

燙生面也就是燙麵,中州汴城的第一樓灌湯包靠得就是這種燙麵。用它製作的包子有餡有湯,吃起來妙趣橫生,無數老外被燙得哭爹喊娘之餘還得伸出大拇指說‘夠得夠得’,其實怎麼吃都是不夠的。

北燙南熟這兩大派系就此代表了華夏包子界的兩大山頭兒。直到清咸豐年間,高貴友先生創出了‘狗不理’包子,第一次大膽將生熟面混合成為半發麵,非南非北,亦南亦北,既有熟面香甜綿軟適合消化的特點,又能夠裹湯帶水,增加包子的口感。

也正因為非南非北,卻又廣採南北包子之大成,狗不理絕對稱得上包子中的江湖大佬。

上等優選的精瘦豬肉、排骨湯,加姜、醬油、香油,便成了獨一無二的狗不理餡料。

狗不理獨就獨在用的是半發麵,可以在餡料中加入排骨湯,不用像做發麵包子那樣,必須配入一定比例的肥肉才能中合口味,否則餡料就會變得幹、柴、瘦而無香。

但就是這一手半發麵卻難住了不知多少白案師傅,半發麵的道理人人都懂,可該選什麼樣的麵粉最好?不同的麵粉生熟比例該如何分配?不同的季節、溫度、溼度也都會對半發麵產生影響,所以是人人會做半發麵,真正要做好卻是極難。

所以狗不理才有‘一碗水、一把面、美味天地鑑、其中唯心知’的說法,說到底靠的就是經驗和悟性。

到了當代,不要說那些悄悄掛著狗不理招牌的小店,就算是津門的總店師傅,還能夠有高先生當年的幾分手藝?

在這個日漸浮躁的社會,還有多少麵點師傅肯用心鑽研這一碗水、一把面的功夫?周棟兒時記憶中的狗不理如今早已不再了。

楚都彭城路的狗不理包子搬遷後就改成了用發麵,質量也就比普通的早點鋪強些有限,這還叫什麼狗不理?

周棟真的想不通,現在的手藝人都是怎麼了?老祖宗傳下的那點東西都快丟光了!

“宿主難道不為自己的回憶殺感動麼?那就請完成單項高技附帶的任務吧......”

每個人都會有回憶,精神病人也不能例外,當週棟沉浸在過往的回憶中,想起小時候父親母親帶自己去狗不理吃包子的快樂過往時,冷冰冰的系統音再次響起。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