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都市。
在一週前,東都市車站的客流量,就大了起來。
武大期末,百校對戰,這也是神州一次不大不小的盛會。
年輕就代表著未來,年輕就代表著希望。
不僅僅是教育部和軍部,神州各界人事,對百校對戰,也表現出了很濃厚的興趣。
畢竟,每一屆武大學生畢業,都會有一大批人才流入到社會。
不管是軍部,還是各個省的總督府,亦或者是神州各個部,對人才都是求賢若渴。
對武大校長來說,比賽的名次,關係到教育部的撥款資源,更是重中之重。
畢竟,這涉及到校內所有導師福利,涉及到名校排行,涉及到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對學生的獎賞。
但對其他人士來說,百校對戰,其實是一次直觀的人才選拔賽。
這也是各個武既有主力隊參加,同樣也有預備隊的原因。
在淘汰賽,四大武院會用預備隊出戰。
等八強排位賽,再用主力隊出戰,這樣一來,不管是高年級的畢業生,還是低年級的學生,都可以早早被關注到。
而百校對戰的主力出戰隊員,就是大三學生。
萬一他們能表現出很強的潛力,各個軍團和總督府,都會用豐厚的薪酬,來讓你提前實習,甚至直接將你當管理者培養。
別看這短短的提前一年時間。
當你的同學畢業,還在各個單位面試的時候,你可能已經是面試官。
當然,也有一些人,心裡根本不在乎提前出名。
比如孟羊。
比如牧橙,再比如白小龍,甚至各個武大的學生會會長,都不怎麼在乎。
他們早已經在各個軍團,各個總督府,或者神州各個部的招聘名單上。
這些人之所以還在拼命出戰,完全是因為對母校的感情。
神州人的母校情節很嚴重。
他們可能在畢業之後,還會時不時罵幾句母校。
但母校這種東西,只能自己罵。
如果別人也跟著罵自己的母校,那很可能會造成拔刀事件,在神州,不談論別人的母校,也是最基本的禮貌。
哪怕是B類武大的畢業生,一般也不會允許別人隨便議論自己母校。
而且武大畢業生,還會有派系。
比如在燕歸軍團,最大的軍官,就是西武派。
沒辦法。
西區軍部的強者,一般都畢業於西武,這些學生很大機率會突破到四品、五品。
而西區其他省份的A類武大和B類武大,也會形成一個個以畢業學校為核心的派系。
這些學生,也會分派在各個總督府,或者內閣下屬的各個部。
大家曾經都是同學,也是一種凝聚力。
就如曾經的王南國。
他們那一批A類武大,大多都去了偵捕局,所以王南國不管去哪個城市,總能找到一兩個相熟的偵捕局同學。
這就是同學會的厲害。
百校對戰,就是在選拔最頂尖的那一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