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老頭笑了,“缺點還是不少的,他不夠成熟,有大多數年輕人通常的毛病,比如橫衝直撞式的魯莽,經常和人發生無謂的爭執,以及缺少耐心。”
“是啊,經營傳統產業需要忍受長期的枯燥工作,這點他完全做不到,推廣出灰雁伏特加一個拳頭產品後他除了定期看下報表,基本就把酒生意丟之腦後了。還有服裝生意,好像也不怎麼過問了……”
“跨界天才因為興趣過於廣泛導致注意力無法集中,今天玩玩這個,明天玩玩那個。”
“對,唸書念一半出國開演唱會……”
“流行樂玩膩了又開始弄福音大合唱。”
“還有那些女人……”
“我們知道他這幾年股市賺到了大部分身家,有輕鬆的上億上十億的快錢賺確實也沒必要繼續盯著服裝和酒,他本人也夠努力,精力旺盛,聽說經常長時間工作,我們只是覺得有點可惜……”
“當然我倆都是老腦筋,也許已經跟不上這個時代了吧哈哈……”
巴里迪勒嘴角含笑,眯著眼睛默默聽著並在腦海中勾勒之前沒深入研究過的APLUS性格畫像,並加以揣摩。
那天電話會議對方突然很激動的威脅道格莫里斯,但這令自己和大衛格芬瞬間敏銳地把握到了他的真實心理,即:他在和小布朗夫曼的互相傷害中底氣也不是十分充足的,他猜測小布朗夫曼提出A+唱片和Def&n唱片合併這個無厘頭的要求背後,很可能已抓到了他什麼確鑿的把柄,否則不會對道格莫里斯說‘我從不接受要挾’。
因為自己很清楚的知道小布朗夫曼實際上百分之九十九就是隨口那麼一說。
但設身處地,任誰面對布朗夫曼家族的壓力,心起碼都會有些虛的,就算不虛小的,肯定也會虛老的,否則他就是個完全失去理智的瘋子,根本不配賺到三十億的財富。
都一樣,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APLUS那個最年輕的白手起家十億富翁光鮮外表下必然也藏著一堆汙垢……
只要條件合適,APLUS是願意妥協的,大衛格芬和自己同時發現了這一點,兩位三十億大亨相互之間糾纏不清的生意硬脫鉤,這裡面有大把賺錢的機會。
“呃,迪勒先生,因為老闆關照過我們才對你說這些的,希望剛才的話不要被傳出去……”倆老頭抱怨完了。
‘老闆’依然在指老布朗夫曼。
“當然不會,我和埃德加剛剛聊過,他也和我的意見一致,生意就是生意,和APLUS一直僵著對雙方都不好。”巴里迪勒回答。
“小埃德加那裡……”
“他也答應了。”
“真的?”倆老頭臉色一喜,但馬上露出有點不信的表情。
“是的,他太忙了,我勸他從華盛頓回來後給自己好好放個假,但他又馬不停蹄飛去香江了。總之交易細節方面你們先和我談到一定階段,我再跟他說。”
同位於洛杉磯的環球音樂總部,“老闆到香江了嗎?”總裁道格莫里斯問手下。
“剛到酒店,現在應該在休息,倒時差。”
“OK。”
他把伸向座機的手放下,目前公司整合寶麗金唱片已經進入到了下一個階段,就是透過或贖買、或分拆出售等手段將旗下一些股權結構繁雜的廠牌儘量理順,精簡管理節省成本,還有各種修修補補的內部合併,為了如期上市,寶麗金以前吹起來的一些泡泡千萬不能在自己手裡弄破了。
他自然很忙,老闆小布朗夫曼表面雲淡風輕的,但心裡應該也非常著急,剛答應放走APLUS就急匆匆又去亞洲滅火了,由於沒有沿用寶麗金前高層諾曼鄭繼續管理那個大區,近期果然出了好多紕漏。
但巴里迪勒、大衛格芬和自己都很瞭解富三代的性格,誰也不敢打包票他從亞洲回來時會不會又改主意,所以起碼在儘快和APLUS達成一致這件事上利益是相通的。
因為APLUS對自己氣憤的威脅之語,那天巴里迪勒和大衛格芬兩個老狐狸窺破了APLUS實際上也是願意脫鉤的,他們察覺到了‘商機’,自己看在眼裡但無意戳破而已。
當然交易價格上自己是不能讓的,否則富三代回來如果又後悔,那自己還要背鍋。
“唉!”
他不由唉聲嘆氣,大機率要背鍋的,還是那句話,富三代老闆的性格就那樣,而APLUS一旦成功和環球脫鉤,那就是個出籠猛虎啊,新專加電影專案鑽石印鈔機重新開動,到時候媒體再稍微煽風點火說點老闆的怪話……
不該籤他,不該收購A+唱片,不該放他走,放走了也沒完成繼續打壓的任務云云……
那肯定被富三代老闆指著鼻子罵的肯定又是我了……
但他又不能不做,印鈔機放在家裡落灰還不如拿出去換筆現金,再加上放走後五大唱片公司再聯手封殺……
巴里迪勒實際上沒有進入唱片業的計劃,他的所謂朋友存在與否也很可疑,這事只有他和自己知道,那個老騙子應該不會透露給大衛格芬。
希望APLUS離開後折騰不起什麼水花吧,起碼在唱片業別折騰出什麼大水花,至於電影專案,那就不屬於自己的煩惱了。
“我聽到一些傳言,聯邦貿易委員會明年會得到一筆新的撥款,用來專項處理我們的舊案子。”
手下察言觀色,等他臉部表情轉為柔和後報告。